• 8

出國發展也得選對路,走美職體系都變強,走日職體系最後都廢掉

其實真要去日本,不如留在台灣!
看雙林去日本後,完全沒有發揮。
之前在誠泰可是王牌。多懷念他們在誠泰的投球。
http://www.wretch.cc/blog/hkchiang2005
槌子 wrote:
呂明賜改姿勢是因為他...(恕刪)


好的教練帶你上天堂,不好的教練帶你住套房
王建民不也常給美國阿斗啊改姿勢?但有改出問題嗎?
每次投不好,都是沒貫徹教練的指示做才投不好

調整姿勢和改姿勢我想有很大的差距
呂明賜當時改他姿勢的是一個出了名的機車打擊教練
當時,王貞治已被鬥倒,長島派當道,看來像王派的呂明賜,當然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一個在二軍60場打了15支全壘打的人上不了一軍這是什麼問題?
一個巨砲變成只追求打擊率三成的二流球員這又是什麼問題?
你不會簽了一個外國球員,只期待他打擊率三成吧?
你會跟陳金鋒說,你不要被三振就好,打安打就好嗎?
這是個心態和觀念的問題,呂明賜本來不會這樣想,但是誰給他這個觀念的?

我另一個重點你沒看,野茂打了好幾年的社會人
不是因為他有傷,他討厭日本老頭愛「亂」改姿勢的鳥毛病
什麼叫亂改,改了變爛的多就叫亂改,改了變好叫……「改得好」
台灣球員幾個被改得好,又有幾個改得不好?
台灣選手去美職2a1a,變差的多還是變強的多?

日本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教練,我們又拿什麼理由去相信他們?

而且是個近代亞洲的傳奇投手,他對日本棒球界的疏離,正反應了這個不信任
如果留意以前的影片,
現在的許銘傑跟"以前日職的張誌家"投球姿勢幾乎一模一樣, 應是同一位西武教練調教出來的,
反倒是現在中華隊張誌家的姿勢變的說不出的怪, 局數越長越走樣, 以完全沒有以前西武的樣子.
越看越像本土二線投手.

西武一直不放棄許銘傑另一個原因是他的曲球, 在日本有頂級曲球投手的水準,
能削右打者好球帶外邊的漂亮曲球, 在日本棒壇也找不到幾個. 不然渡邊教練早就放棄他了.
再說"貓仔"已是31歲老將, 在日職算是外籍怪貓.


現在姜建銘投球姿勢, 也是改到跟"上原浩治"的投球姿勢一樣,
應該是每個教練都有自己堅持的姿勢吧!!



呂明賜的問題其實不能完全怪巨人球團
事實上正統的呂氏打法非常有名,日本人還有出漫畫及特別研究
如果是和我一樣有資歷的球迷就會知道,日本人當時對呂打的全壘打飛的弧度不高像子彈一樣幾乎平飛就可飛出牆外感到驚奇

但呂後來到了日職後,第一年很風光,但隨後打擊死角被發現他如果不改打擊姿勢根本光那一個死角就會被吃死(這和中職怪力男後來被抓到死角情況一樣)
所以被教練改打擊姿勢,但他始終不順手無法適應,所以沒辦法在日職生存
社會有正義 由我做先鋒 犯罪必追緝!!! 再次提醒您!!! 深夜問題多 在外過夜最好!!!
褲濕啦 wrote:
呂明賜的問題其實不能...(恕刪)

88年,一軍出場69場,hr16支,下半季被封鎖
89年,二軍出場60場,hr15支,打擊率.333,
只換來一軍可憐的18場出賽,39個打數
我不知道有沒有改成功,我只知道他沒有太多機會証明自己

在沒証明自己之前仍一直被改姿勢改姿勢

運動員的心理是很重要的,

要毀掉一個球員也不是這樣搞的,開放式打法之於外角球及封閉式打法之於內角球都有一樣不好打的弱點
但,不好打不見得就得亂改姿勢

重點是,野茂都不買帳,我們幹麻去給他們實驗?
老實說 我曾經藉由電視轉播看過張誌家再2001年比賽的投球姿勢
當時覺得他的姿勢很順


前幾天看他主投對德國那場的比賽 一直覺得他的姿勢很.....(不會形容啦 就是很怪)
GOOGLE了一下,有一些關於呂明賜的文章。
都提到他在日本被找到死角(好像是內角快速球)
於是其他隊投手就狂塞,導致成績下降。
於是改姿式希望能加強。 結果沒成功!

倒是有位作者提到,以當時日本棒球教練界的習俗,
以及以日式風格為主的台灣棒球培養出來的呂明賜。
到底有沒有機會提出以原有的姿勢加強代替改姿式改造?
偏偏棒球又是上下看的極重的運動。 偏偏又是洋將,
球團到底會不會等? 誰知道?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wrote:
老實說 我曾經藉由電視轉播看過張誌家再2001年比賽的投球姿勢
當時覺得他的姿勢很順 前幾天看他主投對德國那場的比賽 一直覺得他的姿勢很.....(


印象中張誌家從01年到現在 姿勢至少變過四次,
現在的姿勢倒是有點憋扭, 球速慢了, 霸氣也不像當年
呂明賜的另一個問題是守備.
由於沒有良好的守備能力, 所以必須以超級巨炮的角色才有可能在一軍常態先發.
在失去提供超級巨炮的火力能力之後, 以一般小鋼炮的能力是沒可能在一軍常態先發的.

這也是陳金鋒的痛吧.
我想有能力的人,一定會往更高的殿堂去闖一闖,就算不知道會成功還是會失敗

至於改姿勢的問題,我想完全是投球順不順暢,另外就是受傷影響吧
跟其他國家的選手比起來,台灣選手受傷的機率真的很高
受傷之後,好像又不容易完全康復,接下來陷入一段很長的調整期,平均起來鳥掉的機會比東山再起的機會更大
這時候真的不得不佩服那些投很久又很耐投的投手〈打很久的打者比較多〉,台灣好像沒幾個呢

無論如何,都給予這些努力認真打拼的選手加油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