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棒球術語..關於雙殺

stevechang wrote:
3-4-1照劇本來好像真的挺不容易

一壘手接到傳二壘手,
二壘手再傳給補位一壘的投手......(恕刪)


打者打出一二壘之間的強勁滾地球,
只見一壘手飛身把球撈進手套裡
快傳二壘封殺已經先起跑的一壘跑者,
二壘手接到之後, 跳起來傳向補位的投手
漂亮地完成了3-4-1的雙殺守備
jacky.j wrote:
有人知道投手防禦率要...(恕刪)


這種東西交給大聯盟強大的紀錄團隊就好了....
畢竟這是要建立一個超大資料庫來計算的....
自己如果要算了話....很浩大的工程...

不過不會比長江三峽浩大就是了....
god588god588 wrote:
這種東西交給大聯盟強...(恕刪)

我是想要知道他們計算的過程
並不是真要自己去運算
我也知道要自己計算是相當不容易
每次都說這個投手幾點幾防禦率
打擊手幾點幾打擊率
是不是有一套公式之類的
防率 = 自責分 X 9 / 投球局數 --> 9局平圴失分

例如 投1局(3 outs) 失1分下場 防率= 1 x 9 /1 =9
這是單場防率
總防率 = 總失分 x 9 / 總投球局數

jacky.j wrote:
有人知道投手防禦率要...(恕刪)


呼叫維基……

防禦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防禦率又稱自責分率(ERA,earned run average) ',是指投手平均每場球所失的自責分。投手因為被打安打或四壞而讓人上壘(因為野手失誤而上壘的不算),然後又因任何原因讓這上壘的人回來得分(就算換投手 可是壘上那人還是原投手要負責的),這個分就算成自責分。

若兩人出局後,某野手失誤而讓人上壘,之後不論怎麼失分,,都不算自責分,因為若沒發生失誤,此局可以提早結束,所以不是投手的錯。

防禦率的演算法:「自責分÷所投局數×9」

舉例來說,假設洋基隊投手王建民本球季累計主投102又2/3局 (102局又2人次),責失31分,所以他球季以來的防禦率就是「31÷102.667×9=2.72」, 也就是說平均投一場九局的比賽只會失3分以內,這樣的成績算是相當傑出的。

若單看某一場比賽,自責2分,投球7局又一人(7又1/3局),則防禦率為[2÷7.333X9=2.45]

防禦率的高低能較明確地反映了一個投手的表現(相較於勝投數常受隊友打擊防守表現的影響),一般而言在長期的職棒球季中,防禦率在3至4的投手算是稱職的投手,2至3算是很優秀的投手,2以下則是頂尖的投手。



打擊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打擊率是棒球運動中,評量打者(擊球員)成績的重要指標,其計算方式為選手擊出的安打數,除以打數。一般而言,職棒選手的打擊率在0.280以上,被認為是一個稱職的打者,0.300以上,則是一個優秀的打者,而打擊率0.400以上,則被認為是一名偉大的打者。由於打擊率頗能反映出打擊者的打擊能力,在不論短期賽或長期職棒賽,都把該打擊率最高的球員視作打擊王,並設獎項鼓勵。近年來棒球統計不斷發展,打擊率作為評量打者優劣的指標,其重要性已經下降不少。

以下空白

投手防禦率 EAR
每9局所失的分數
如 9局掉兩分 防禦率=2
6又2/3 局掉兩分 2×9÷6 2/3=2.7 防禦率=2.7

註:所失分數只有自責分 非自責分不算

打擊率
安打/打數
如 這場比賽上場4次打擊 擊出1支安打 1/4=0.25

打擊率0.25 兩成五

註:四壞 失誤 不紀錄打數
棒球真的是很深奧
這次又學到很多
謝謝各位解答
HansomeOld wrote:
打者打出一二壘之間的...(恕刪)


原來要"飛身"啊...忘了有這門絕學...
有了"飛身"加持,再加上"跳傳"...
的確是可以大大增加3-4-1的成功率

stevechang wrote:
有了"飛身"加持,再加上"跳傳"...


還有一種情況

打者觸擊使一壘手趨前,一壘手接到後傳給2壘手
二壘手完成封殺(刺殺?)後再傳給補位的投手

但小弟有一個疑惑,觸擊者通常都是要避免雙殺以及推進
那在哪些情況下,會點向哪個方向呢?

會這樣問是有一次看到中職的比賽,一,三壘有人,用強迫取分
結果點向一壘,造成3-4-1的雙殺,戰術是很出其不意,但是通常這種情況
教練都希望最起碼有高飛犧牲打吧?是我看過印象比較深的一次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