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阻力其實不需要調太高跟維持"不要太喘的"進行有氧運動
我完全贊成板上幾位大大們的說法
小妹自身的經驗是約騎了半年以上飛輪 (從去年膝傷開刀後 漸漸小試水溫返回運動之路)
在以前是一路從跳舞 拳擊有氧 Pilates Yoga到跑步
我認為單純靠飛輪減脂有一定的難度 不論你把阻力調得多高
我最近半個月開始重訓練大腿肌跟下半身之後 除了改善了膝傷的疼痛之外
更驚訝的發現 我可以把阻力踩得更高 但是 < 毫不吃力 不會喘 且維持在高轉速>
而且核心變得更有力了 (有可能是我有在練上下腹的仰臥起坐)
小妹現在的菜單是重訓一小時之後 再去飛輪一堂課
我覺得重訓反而對於之後有飛輪氧燃脂的幫助 非常大
參考看看
自己有感覺的是 把飛輪強度調到不會非常喘的阻力 只要運動超過30分鐘以上
一週騎個3堂 搭配慢跑 腿部及臀部就會開始瘦
前一陣子瘋瘋的 教練每次說加1/8圈阻力我就加1/4~1/3 強迫自己左右腳能跟上音樂節奏
一堂課下來常常上到最後心臟都快爆了 坐著踩非常吃力 換來的是股四頭肌又開始變大 臀部變更翹
如果你想苗條建議阻力不要太重 配合著音樂節奏踩個一小時肯定會瘦
單純健身減重盡量維持80趴以下,時間最好50分鐘以上
掛上MP3,10分暖身,30分神魔附身,10分緩和(時間夠的話來個2套)
飛輪機底下最好鋪大浴巾或類似的..
最大心跳..
最簡單的算法就是220-年齡(例:30歲..220-30=190)
190X0.8=152..152以下就是有氧區~~
如何監測?...心跳錶
沒心跳錶的話,最簡單就是自測脈搏10秒,再X6=近似值
再不然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意思就是有點喘還可以邊騎邊聊天的狀況
至於無氧區,一般是有在練高強度或間歇的人才會持續衝無氧區~
有在練自行車的人,持續無氧區應該是家常便飯
初學者踏入這領域剛開始會有點辛苦,套句俗話..練久了,就是你的
不練,不持之以恆..說甚麼都是屁~~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建議自己半年內不要去看甚麼體重機,也不要去理甚麼體脂器
我那天在健身房時,壹個健美大叔雖然主要在跟我說練腿的重要性,但有壹點道理我覺得狠受用
他說身體是尋求平衡的
所以說當你以前做過許多不平衡的事情時(這些除了運動還有吃還有生活習慣)
擬就必須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把平衡找回來,這是等價交換,很公平,每個人都是,就跟時間壹樣公平
因此肥胖的人想要看到效果,除了要更努力外,在飲食也得控制才行
也就說,在日常生活整個習慣上是必須要做“根本性”的變化
這樣維持1-2年,沒道理體重降不來
當根本性的變化產生時,才有辦法精益求精,開始尋求所謂數字的追求
因為這又是壹個更高階段的訓練
有時看到版上有些同好,對於自己的體重很急,很想快速在外型上改善自己理想的體態
但是很多連最根本的習慣都沒有養好,只想要壹步登天,這其實不太正確呢
PS:這篇沒有指誰,只是有感而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