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跑步怎麼燃燒酯肪?

supersd wrote:
是嗎!?可是10分鐘...(恕刪)


其實我也不知道用一公里跑10分鐘的速度 和 心跳維持在130下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感覺?
所以,我除了買了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這本書,
也買了一個音樂運動記錄器來幫助自己開始練習慢跑。
透過音樂運動記錄器的計算,我開始知道自己快走時的平均步速就可以達到6.2公里,
而這個速度已經是書中所說的一公里跑10分鐘的速度了,
但是,讓我驚訝的是,我快走時的平均心跳就有145下,比130還要高哩

前幾天因為自己試了另一種跑步方法,結果鐵腿休息了好幾天都不敢動,
終於等到今天傍晚又可以繼續體驗「超慢跑」,
今天我花了32分鐘跑四公里,
平均步速約7.6公里,也盡量把跑步時的心跳維持在130~145下之間,
和快走、跑步比較起來,我覺得超慢跑的確是一種很簡單又不會讓人覺得疲勞的運動,
而且超慢跑的腳步會比快走來得輕快,反而比較不會用力過度地踩在地上,
也比較不會像跑步那樣讓人有一下子就把體力用光和腳力肌肉負荷不來的痛苦,
反而可以讓自己連續跑上30分鐘都還能有欲罷不"停"的感覺~
喔~ 對了,我今天消耗了289卡喔

明天我要去爬大坑看看可以消耗多少卡路里
其實不管你跑的多久,沒流汗就沒有用,告訴你一種比較簡單的算法:先跑步,慢跑也可以,不用去計算心跳,就你自已舒服的方式來跑,直到身體有流汗(但不要跑到很喘的那一種),時間每個人不一樣,大約是十分鐘,然後用流汗後的時間來算三十分鐘,會比較有效果。
大家都有烤過肉吧,用烤肉來比喻,你要生火一定是用火種(血醣),不是木碳(脂肪);
火種(血醣):生火的快,但提供的熱能比較少。
木碳(脂肪):生火的慢,但可長時間提供穩定的熱能。
所以一開始跑身體不會流汗,那是還在用火種(血醣)生火,等到你一直跑一直跑,身體需要大量的熱能,就會轉為木碳(脂肪)來燃燒了。
其實每個人跑步的心跳不會是一樣的,提供一個較簡單的公式給大家:

220-Age=x (最高心跳率or危險心跳率)
x.65%=y(燃脂運動)
x.85%=z(心肺運動)

例:我三十歲,220-30=190, 我要是沒有經過特別訓練,我每分鐘心跳190下,我5-10分鐘休克,再久就
可能死亡,所以叫 (最高心跳率or危險心跳率)

190 X 65%=123.5 在123.5加減十(113.5~133.5)的區間,跑大約三、四十分鐘,比較可以燃
燒脂肪。ps:請參考上一篇發文。

190 X 85%=161.5 同上,在151.5~171.5的區間,我因為心跳比較快,所以練的是"心肺",也
就是體力,時間不宜超過二十分鐘。

有些人說慢走可以練到燃脂,是可以,但請想想,光是走心跳要超過120到140,那是不是心肺很弱,就算讓你的體重下降,體力也很難進步,所以大家可以試試自已85%可以撐多久,關心提醒,量力而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操,可以快跑三到五分,來試試自已有沒有胸悶、噁心;(若沒有可以試試可以到二十分鐘)若有請馬上停止,三、四天後在來,久而久之,體力就會進步。
webberfzr217126 wrote:
其實不管你跑的多久,...(恕刪)


webberfzr217126 wrote:
其實每個人跑步的心跳...(恕刪)


哇嗚~好詳盡的解說!
再請教一下85%的強度是不是會讓身體進入無氧運動狀態呢?

我今年37歲,換算下來我的最高心跳是:220-37=183下
183x85%=155,加減十的心跳區間就落在145~165下之間→若超過這個範圍以上的心跳是不是就進入無氧運動?
為了找出適合的運動強度,我也爬了許多參考文章,得到的結論是:無氧運動主要是分解醣份來產生運動需要的能量,若要用燃燒脂肪來產生運動能量就必需讓身體在有氧運動的狀態之內。

今天早上大坑十號步道之行彷彿就像進入了無氧運動狀態...
整個過程上上下下好像爬也爬不完的樓梯...讓我很想半途放棄、很喘也很累、還有爆汗超誇張,
從十號步道階梯口開始計算到走至九號步道上好吃的地瓜攤結束計時為止,
我一共爬了32分23秒、總計走了1.9公里、消耗299卡,最高心跳曾飆到181,平均心跳是151下,
到現在雙腳都還在腿軟中(希望明天別又再鐵腿了)
我決定還是先練習慢跑一段時間再來爬大坑好了,呼~ 可以爬完101的選手我真服了你們
其實若如你所說你有這種問題,我個人的建議是爬山對你的身體而言負擔太大,我打個比喻:我的會員大部份有兩種狀況,我用這種方式來形容,
第一種:力不從心:肌耐力比不上心肺能力,當你在長跑時,人還沒喘腳就軟了。

第二種:心不從力:心肺能力比不上肌耐力,當你在長跑時,跑沒多久心跳爆高,但手腳沒感覺。(包括第二天也
沒問題。)

以樓上大大的狀況而言,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也有去爬山(而他們的身體能力中等),他們小喘你大喘,你就可以說你的心肺比較弱,可是回去腿也會酸,代表這種運動對你的下半身的肌力負擔太大,而慢跑是可以幫助你的體重、體力略為提升,但最好的方式是練重訓,先專注在下半身。

為什麼呢?因為腿不好,人就不健康;下半身有肌肉,跑步、爬山比較不會受傷,第二天比較不會腿軟,而且練下半身可以幫助訓練心肺(心臟有問題的會員我下半身的課表會比較多),因為下半身肌肉比例比較高,當重訓需要氧氣時,下半身離心臟比較遠,所以需血液也比較多,所以對心肺負擔比較大,但相對若課表排的好,不但短時間可以增加心肺能力、肌耐力,這是慢跑比較沒辦法達到的。謝謝。
我覺得最難的只有4個字"持之已恆",也因為我做到"持之已恆"慢跑,所以我現在以不在乎什麼"脂肪","高強度間歇訓練","MHR"....
既然各位大大在這篇討論到了燃燒脂肪。
那小弟可否在這請教一下燃燒卡路里的問題?
話說小弟日前在fb上看到某位女藝人說她跑了15km,燃燒了807kcal
然後小弟最近在手机上安裝了soprts tracker這個app。昨日用自行車的方式來測試。
騎了8km多。花費42分鐘,共消耗了404kcal。感覺上騎自行車的燃燒效率比跑步高很多
但小弟有幾個疑問:
一:因為app執行時,並沒有跟我的身体有連結(意指裝儀器之類的)。那麼…我所消耗的熱量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二:如果說熱量的消耗有辦法被計算出來。那麼公式是什麼呢??有可變的變數嗎??因為有時也會看到各種運動在同一時間下比較,消耗的卡路里會有差。
三:假設…我的跑速、距離、跟花費的時間一樣。那麼我跟這位女藝人所消耗的卡路里會一樣嗎??(本人101公斤,那位女藝人看身型應該不到50公斤)

煩請各位大大能為小弟解惑,謝謝~

t0020776 wrote:
我覺得最難的只有4個字"持之已恆"...(恕刪)


真的..這四個字是減重的真理
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能做到
許多人都想短時間減重
殊不知其實減重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生活習慣的改變

健康不過量的飲食
充足的運動跟規律的生活作息
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

這樣你才能長久保持減重的成果
t0020776 wrote:
我覺得最難的...(恕刪)


沒錯~~~

多作功課是好事沒錯 但沒有持之以恆也是沒用

有毅力的話 每天只有走路也是會瘦的
簡單的是這樣:
體重x24x1(男)=一天基礎代謝 ,一天基礎代謝x1.1(靜態生活)文書工作類
(0.9女) 1.3(動態生活)業務工作類
1.5(過動生活)運動、勞動類

例:體重100kg,體脂25%,男性,文書工作
人1kg的肌肉一分鐘是消耗1卡,一個小時將會是75卡的消耗,那一天是:
75x24小時x1=1800,這是一天最少會消耗
1800x1.1=1980, 這是一天最多消耗,那最好的飲食就是控制在這兩者之間,
正常人生活是90~110/分鐘(心跳),一小時是75卡(體重100kg,體脂25%,男性)
那當跑步是 120~140/分鐘(心跳),一小時大約是600~800卡,

變數就是你的體重、心跳、體脂、肌肉量等,每分鐘心跳是否平均、還是忽高忽低,
還有燃燒卡路里不一定是脂肪,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我打字上網也會消耗熱量,不同的是是用血醣來代謝,
不是脂肪,所以可以想像成:
用火種可以形成火(卡路里)
用木碳可以形成火(卡路里)
而不是只要動了就會瘦,正常一個人十分鐘運動大約是100卡,所以你40分400很正常,那個女藝人搞不好跑了快一個多小時,因為她瘦,肌肉量高代謝卡,十分鐘有快120的熱量,那這樣800卡也很正常,重點在於:
1:如何增加自已的肌肉量(代謝能力),來讓自已跑步可以提高卡路里的消耗。
2:如何穩定自已的心跳,來達到是已脂訪來燃燒卡路里。
3:強化下半身的肌力,避免還沒有達到運動有效時間時,下半就跑不動,或是第二天後酸痛而打擊下次運動
的信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