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投伸卡球(下沉球)只有右投?

藍波的弟弟---藍八 wrote:
歹勢~有點深奧......(恕刪)


那就...........挖啊
反正能騙人出棒不就行了
看看顛峰時期的K-ROD(天使隊時期),他的變速球常常都在吃土,可是還是能讓人出棒
(一樣是走本壘版前快速掉落的軌跡)

不過沒有倒L這麼誇張,只是掉的快而已

sinker跟指叉差別在哪?

sinker:大部分右投投出會往右打者內側掉落
指叉:大部分是走12-6方向 直接往下跑的


不過請不要太侷限什麼球就該往哪跑的想法

勇士的Tim Hudson,他的sinker跑的就很像指叉球
他的球種2-seam fastball、sinker、slider、splitter、changeup,每一種都會往下掉
怎麼分別? 只是拿球速、幅度、方向給個名字而已

就像樓上cross R所講的,同種球,不同的投手有不同的投法,效果好壞、軌跡都不會一樣

但球種不同 握法不同 旋轉也就不同了...

瞬間的掉法不一定看得出, 但若可見握球法與球軌跡分析, 便能較明確分辨它們的區別了!!

swd wrote:
那就...........(恕刪)

不過~

應該說一般傳統認知的伸卡球跟目前MLB像王等級的Sinker是不一樣的!

以往的所謂伸卡球, 還是偏重在手挽的逆翻轉以達到讓球反轉(與曲滑球相反) 讓球往右打內角下側轉入!

速度也較一般直球明顯慢! so, 一般說側投下勾所練的伸卡球, 為趨向此!

而王等級的伸卡, 較著重於出手時指間施力去摩擦球, 造成快速旋轉的下沉效果, 歸叫沉球!

若搭配上為較高出手點的投球方式, 則更顯出其下壓的威力! 也才令王能這摸強阿!


維基的說法是:

在美國,所有會有下沉動作,且只要是縱向變化幅度大於橫向變化的球路都可被稱為沉球。

而在日本,往右打者內角、左打者外角下沈而速度較慢的變化球,則另稱為伸卡球(日語:シンカ-)。

在台灣則一般習慣使用日本的說法。


藍波的弟弟---藍八 wrote:
好像投伸卡球只有右投...(恕刪)
swd wrote:
sinker:大部分右投投出會往右打者內側掉落
指叉:大部分是走12-6方向 直接往下跑的


懂了~

swd wrote:
勇士的Tim Hudson,他的sinker跑的就很像指叉球
他的球種2-seam fastball、sinker、slider、splitter、changeup,每一種都會往下掉
怎麼分別? 只是拿球速、幅度、方向給個名字而已


那麼curve ball是變化球的英文通稱嘛?
還是一個球種?

antiver wrote:
維基的說法是:

在美國,所有會有下沉動作,且只要是縱向變化幅度大於橫向變化的球路都可被稱為沉球。

而在日本,往右打者內角、左打者外角下沈而速度較慢的變化球,則另稱為伸卡球(日語:シンカ-)。

在台灣則一般習慣使用日本的說法。


sink英文就是下沉的意思
sinker用發音直譯就是伸卡
應該是這樣子吧?!

curve是曲球.
變化球的通稱, 美國人習慣叫breaking ball.
日本人叫 henkakyu

藍波的弟弟---藍八 wrote:
懂了~那麼curve...(恕刪)

藍波的弟弟---藍八 wrote:
好像投伸卡球只有右投...(恕刪)


這個部分有點不是很正確,畢竟Sinker在日本的說法和英文的說法都是一樣的.
在日本是外來語,基本上還是同一個字.
只是語言表現上不同.

在上肩及4/3的出手方式的投手,再怎麼投,投出來的伸卡都跟王建民一樣.
因為握法根本就一樣,出手方法也一樣,當然結果也一樣.

而僅有在側投與下勾的時候,因為出手角度與揮臂方式的不同.
出來的伸卡的角度與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但實際上是同一個球路.

兩個例子,一個是MLB的Arizona的RHP, Ziegler.
他是低肩側投,但是也可以投Sinker,2 seam但是因為出手角度低.
外加手腕外翻的方式與手臂的方向不同,所以在Sinker上偏向以角度取勝.
而非速度加角度.

再者日職的養樂多的Closer,林昌勇也是一個例子.
他就偏側投到4/3之間,他也投Sinker,但是因為揮臂角度問題,
所以他的Sinker在角度上比較垂直,速度也較快.

其實多數的變化球,在握球方式與旋轉的原理都是相同的.
只是因為上肩,4/3,側投,下勾的角度與手腕手臂出手方式,所產生的表現方式不同罷了.

順便回答一下,curveball指的是一種變化球.(曲球)
出手方式很特別,球是從虎口往上出手,而非一般的手掌前方出手.
棒球的變化球也是利用球本身縫線以及旋轉方式產生浮力或是下墜力,
每個投手出手的方式, 握的深淺, 由上往下或是由下往上旋轉,
球旋轉的軸度, 速度, 都會影響最終球的行徑方式.
忘記是Halladay還Webb, 他的sinker就有兩種握法, 利用縫線跟深淺的不同配合出不同軌跡的伸卡球.


指叉球(不管哪種)我如果沒記錯的話, 就是不要扣住縫線盡量減少球的旋轉,
這樣拉力就會大, 最終會產上突然下掉的軌跡~
王建的指叉球在大聯盟官方GameFX data上的數據是很漂亮的,
接近蝴蝶球的掉落幅度 (這點當年Posada還是Molina都曾經說過).
jackieliu17 wrote:
curve是曲球.
變化球的通稱, 美國人習慣叫breaking ball.

shinning39 wrote:
順便回答一下,curveball指的是一種變化球.(曲球)


所以curve ball = breaking ball?
還是 A curve ball is one kind of a breaking ball?

劉肯尼 wrote:
指叉球(不管哪種)我如果沒記錯的話, 就是不要扣住縫線盡量減少球的旋轉,
這樣拉力就會大, 最終會產上突然下掉的軌跡~


球是圓的
握球方式也有這麼大的學問喔~

藍波的弟弟---藍八 wrote:
好像投伸卡球只有右投...(恕刪)


可以說Breaking ball泛指變化球. (正著說或返著說都一樣.)
既然Breaking ball是指變化球了,Curve Ball就是變化球的一種.

aggregate wrote:
先計一敗


那禮拜一的股票就會慘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