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之前中信解散,好像也有一部份就是這個原因(或是藉口?) 神探大...這個我有話要說...當初中信可是有心砸大錢玩大的...是被某教主擋駕...最後那年也是打算繼續玩不過要玩不一樣的...也是某教主作梗...還在那邊說類似"自作孽不可活"等等的風涼話,羅董才會一氣之下把中信鯨給解散了~相較於某球隊一天到晚喊著要解散要解散的...真是軟香蕉硬不起來...還記得羅董很氣的是他拳腳無處伸啊!!
新米少尉 wrote:當初中信可是有心砸大錢玩大的...是被某教主擋駕...最後那年也是打算繼續玩不過要玩不一樣的...也是某教主作梗...還在那邊說類似"自作孽不可活"等等的風涼話,羅董才會一氣之下把中信鯨給解散了~ 嗯嗯,感謝大大的說明!真是標準的劣幣驅逐良幣,唉~
還是一句話要台灣職棒進步賺錢~解散中職留兩隊一軍和兩隊二軍.加入日本職棒就像加拿大多倫多藍鳥隊一樣,把餅做大才有大企業加入職棒,而球員的薪水才會大幅成長,球員才會有競爭,不然市場小為了要四隊一些看來普普通通球員也可打一軍,真的有點勉強,有人會說光機票錢都買不起,台灣有兩隊南北固定一場主場,另一隊就到日本打客場,保持台灣有一隊在主場比賽。我只是提出意見不用炮我,如不同意四隊可再繼績打混戰,讓中職繼續這樣十年二十年不會倒也不會有新花樣,只有朱鴻森那一撞才可勾起高潮
新米少尉 wrote:神探大...這個我有...(恕刪) 您確定中信是因為這點解散的嗎?? 中信鯨裡面有個善化幫 不知道您知不知道??當初就是因為球員裡面有人搞小團體 再加上簽賭案 中信鯨才會解散的~教主那件事 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小弟不才 有幾點有些看法...1.職棒畢竟還是屬私人球團 政府是不會干涉 且也不適合干涉 政府的部分是體委會跟棒協2.公司資額 ≠ 年度預算ex:某支大家都認為很大的企業 年度預算不如大家想像中來的高 二軍預算更是砍了不少也讓不少股東不爽...尤其是當年冠軍 卻要旗下企業以打折商品來慶祝 差額由各店家自行吸收讓非常多人不爽...而後才更換經營模式 改了隊名讓該旗下企業參予 才會有xx將xx將進駐球場而某年開幕戰不在自家主場 而選了天龍國 也是該旗下企業主的意思 (會不會太明...)3.達達集團很大的 並非興農可以比...4.中鋼這類的企業 主力都在建設外資...有無球團打廣告 沒什麼大影響至於不錯的企業 遠雄 中華電信等都有其他因素5.韓國那些大企業 幾乎都是政府養大的...多了解一下企業本身後面的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