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基本上應該是每個運動都一樣....全力拼勝,但也需要尊重對手....
個人認為打棒球時當雙方比數過大就不採取短打和盜壘戰術
除了是避免讓對方有不好的感覺外
保護自己的球員才是最重要,畢竟短打跟盜壘應該都是算受傷風險較高的戰術運用
所以當比數已經拉開勝負幾乎已成定局
又何必冒著讓球員受傷的風險去短打或盜壘?
就小弟所知,當比數差距拉開到一定程度,勝負大略已經底定時
籃球或足球運動會派板凳球員或資淺球員上場吸收經驗
網球運動勝者也會將打法趨於保守
就連分秒必爭,不到終點線前不知勝負的賽車運動
在比賽圈數進入倒數,也領先後方對手已有一定距離時
自然會將跑法與步調轉為比較保險的方式
避免失誤與車輛故障,穩穩的把這即將到手的冠軍拿在手上
扯遠了,總而言之小弟認為各種運動都是人們在比的
自然有些不成文的規矩
勝不驕敗不餒,小心駛得萬年船囉~
bvmbmb wrote:
那盜壘、強迫取分也是一種戰術練兵啊!
這比自家人藍白分組對抗來得有效,不是跟自己人對戰就會有緊張與失誤發生。
天知道同一舞台上的對手那麼不濟事...
像盜壘跟強迫取分這種戰術都是伴隨碰撞風險的,
如果今天比賽僵持不下或是有點落後,承擔風險可以讓你有機會贏,這是值得一搏的。
但今天的比賽都已經打到對手無力招架了,
教練還下盜壘跟強迫取分的戰術不幸造成選手受傷,值得嘛?
職業比賽是看長期的,單場贏的再多分對球隊來說也只是數字好看而已。
教練不只要想辦法讓球隊贏球,更要維持球員的續戰力。
今天狂贏10分20分,結果打到沒體力,明天輸,後天也輸。
那第一天贏的一點意義都沒有,棒球又不是像賽車是比積分的。
bvmbmb wrote:
我只知道當學會某些技能後,孩子一定會非常希望能派上用場,那是一種成就感與自我肯定。
也證明師長講的話沒錯,對教導其技能的師長教練會更有信賴與認同感。
大家靠團隊合作贏球不就是一種肯定嘛?
bvmbmb wrote:
一般運動,輸了就輸了。
棒球在台灣算是國球,如何能用快樂運動就好來看待?
看吧!
講到最後還不是用大人的面子壓力來壓在小孩子身上。
國球又怎樣!
就是喜歡棒球才會來打棒球?有幾個是想說可以為國爭光才來打棒球的?
對學生來說,贏球是一種自我肯定,輸球是一種機會教育。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