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世界第二、旅美女將曾雅妮給媒體的一封信

好險!好險!那這樣場地不合格是否就辦不成了呢?那目前這些爭議就不存在了!
但!這些場地的經營者及高爾夫運動的愛好者下一步會不會要政府或納稅人出個10億來整理場地?
花錢反正是花全體納稅人的錢我沒意見!
不要說台灣能見度及國家外交等這類冠冕堂皇的理由
先說高爾夫協會及愛好者你們準備好了嗎?有這能力辦一場國際賽嗎?
人才的培育及種子運動員的養成計畫都胸有成竹了?
畢竟我們對高爾夫這項運動算是外行人,而且我對這運動也不會賦予它有太多重則大任,就如同在公園跳土風舞、練太極、打籃球是一樣的看法!就是個人選擇的運動及嗜好。

atango wrote:
...那這樣場地不合格是否就辦不成了呢?...(恕刪)

場地是其次吧,要先能排得進賽程...

如同我之前POST的,請出Google大神查了一下,下面網址所指的,不知道是否就是所謂的LPGA?
若是的話,看起來賽程在去年底就確定了?看起來賽程並沒有包含台灣啊...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1120/1097318.html
http://www.golf.tw/action/12

就算國內有世界級的比賽場地,也願意出錢,以政府的能力,說真的在這時候還有辦法加入賽程嗎?
還是說LPGA的各個賽程在還沒開打前是可以增刪的? <== 這是我比較想知道的...

cake0603 wrote:
如果是您贊助的小朋友,長大了轉職業了卻不靠自己的成績去證明自己,而只是像個會要糖的小孩,不知您會做何感想?....(恕刪)


他的成績還不夠證明自已嗎?
就算他拿到第一,政府也不會辦吧,台灣出現過太多世界第一了,但那些項目依然沒有受到重視,
別說什麼他拿了好成績,就會有門票就會有市場 ,羽球是現行世界第一,我們看球人口有增加嗎?有人知道國內有什麼羽球賽嗎?

cake0603 wrote:
至於曾雅妮的訴求,體委會也已經說明,大家也看過了,真正需要錢的是那些正在萌牙的小選手,未來的台灣之光,而不是這些已經轉職業的選手,當然我也相當肯定曾雅妮為台灣所做的努力,更期待她能邁向世界第一,為台灣拿下第一個世界級的球后....(恕刪)


我覺得把寫信請政府幫忙辦大比賽,來比喻為小孩長大要自身其力,不是很恰當。
因為每個人在這個國家都會踫到類似情形,當這個項目踫到問題,或踫到大機會時,誰都可以找管道發聲,
因為這機會不一定常常有。台灣出現高球好手也不是一兩個。

中職的問是比高球還大,而且有大部份是自已造成的,雖然政府在賭方面沒有下決心。

其實,我非常同意基層要照顧,就如果我的訴求一樣。
可是辦比賽跟照顧基層可以分開來處理。
如果大家說體委的一億要拿來給其它基層,這跟本不夠用,我很訝異為什麼就只有這些而已?
甚至,拿來辦其它體育比賽也都辦不起來,也就是說,
你政府看到這個機會,一看到兩億就收手,為什麼不找贊助?天底下哪一項賽事是單一單位全權吃下?
基層一定要處理,一定要培養,不管什麼體育,只要台灣有這種人才,留下他們,變成未來的訓練種子,
進而利用體育的好處,幫自已國家加分,這是雙贏呀,
但辦大賽應該要分開當兩件事來看,高球大賽台灣也辦過,這次有這機會,不過經過這些事,什麼也辦不成了。

brain417 wrote:
哈哈~想必世界上沒辦PGA的其它國家都是白痴~有這麼大的收益還居然不辦?
還有~辦場LPGA賽事~對國內高球水準能有啥提昇?
如果國家真想打知名度~也不要辦啥LPGA啦~還不如乾脆邀請前16男高球明星來台競技不是更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恕刪)
由這位的內容來看,
1. 這位樓主對GOLF根本就不懂,只知道GOLF是拿跟鐵棍子再打一顆小球
2. 這位樓主應該也是沒有出過國,才會這樣說,至少打辦場LPGA來台灣消費的球員至少都比阿六客多很上很多倍
3. 只能說這位樓主眼鏡度數不夠,建議樓主多出國看看嚕
唉~~
jinyamchen wrote:
不少人都說LPGA很有名,台灣出了個第二名.....
我怎麼看了半天,有人問第一名是誰?怎麼好像都沒人知道?
LPGA有名??國家曝光度高??...(恕刪)

1. 這位樓主,如果你問的人根本沒有在碰GOLF的人,當然不知道第一名是誰,如果你去問有下過場的人,就知道是誰了。
2. 原來是樓主不知道LPGA是什麼?建議樓主多看看電視的運動頻道,增加一些知識吧
以上兩點純屬建議這位樓主。
goodversion wrote:
他的成績還不夠證明自已嗎?

老兄我並沒有否定她的成績喔!
goodversion wrote:
你政府看到這個機會,一看到兩億就收手,為什麼不找贊助?

我在某一篇有回應過
企業或個人贊助不是那麼簡單的,除了不能抵稅(那就變成了盈餘要課所得稅),超過一定的金額還要再繳贈與稅,再說辦售票比賽還有營業稅要繳,即使辦成了比賽,選手的獎金難道不用再課一次稅嗎?東加西扣這些錢大部分還不是跑到政府的手裡,還有高爾夫要再加一條娛樂稅!
台灣是最適合發展高爾夫球運動的地方,現有球場62座,練習場約2百間(成長中),不需政府出半毛錢去建置球場,這樣的條件下都被政府漠視了,更不用說沒有實際運動人口的棒球了!
cake0603 wrote:
老兄我並沒有否定她的...(恕刪)

cake0603 & goodversion 兩位大大,同一陣線的請不要爭論哦
一路看來
這些人要說的便是"萬般皆下品 唯有高球高"這句吧

更好笑的是
沒聽過LPGA能扯到人家沒出過國這事

好吧
俺沒聽過
俺一定沒出過國





說高爾夫是小眾運動的人都沒常識啦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我看不出有同一陣線的問題。在這邊討論的主要是曾小姐「給媒體的一封信」。

我也同意體委會沒有幫體育選手營造了一個正向發展的環境,沒有向下紮根、長期規劃,讓選手單打獨鬥。就說相對「弱勢」(少受民眾注目)的跆拳道、柔道好了。我親戚中有一位全台冠軍,主辦單位無心,冠軍隨便頒,也沒有正式儀式,活動一整個簡陋。

等到某位天縱英才的去奧運拿了冠軍,台灣一時間莫名其妙「賺到了」,同樣故事一再上演,從楊傳廣、蔡溫義,到朱木炎。

預算只是一回事,你看那些擔任體育大業的主事者有多少是從事體育活動起家的,紀政是一位,然後呢,還有幾位?很多都是酬庸的外行漢不是嗎?光是人事制度不改,就算錢再多、場地再多、設備再好也沒用。
大家都只看到2億就嚇到了嗎?
這2億說多不多, 說少不少.
如果前陣子的擴大內需, 把好的路或磚挖掉重鋪, 或把好的花挖掉重新綠化.
不知有幾個2億可以拿來辦比賽.
說到營養午餐, 政府也應把錢省下來補助營養午餐.
因為隨便花掉的錢也遠比這個還多.
標準失敗生意人模式 -- 就是 金額大的隨便花, 金額小的才摳的要命.
還是金額大的都可以挷椿, 金額小的沒路用?

就算比賽應由企業贊助, 那也不該是政府叫他自己找企業贊助吧.
難道政府不能去找企業贊助嗎?
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嗎?
很多人不就是這種心態嗎?
那如果這樣, 大家又何必管這次經點賽有多難看.
反正把出國比賽的錢省下來, 可以去用在營養午餐?
如果真的那麼省, 怎麼會還有那麼多人吃不到免費的營養餐?

從哪裡省下開銷, 花在哪個刀口上,
才是這些政府官 從來都沒作的事吧?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