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只會提問題,卻沒人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動不動就拿營養午餐出來,
營養午餐是國際貨幣喔,人才流失,人民每天嘶聲吶喊,只剩下滿地的吃一半的便當。
一直沈浸在經濟奇蹟的國度裡!強迫自己不去看見眼前的事實,
政府不是不做!只是還沒精算選票的效益值!
人民大聲吶喊!最後曲終人散!
營養午餐最終還是午餐,卻不一定營養,
作夢的人醒來還是決定打個小盹!因為睡太久很累耶!需要補個眠!
F1只是4個輪子罷了!電腦只是一些電容和IC罷了!火箭還不是左岸發明火藥!
台灣呀!你需要的是人文烘焙,經濟口號只是彩色的糖衣!
養成不易(培養人才)!不是一朝一夕,請別再拿營養午餐丟人了!
但是我想她的想法沒錯,今天你喜歡什麼運動,你在哪個運動比較擅長,你當然會希望國家舉辦這樣的運動比賽,這不是在於誰沒錢吃飯誰沒錢過日子的問題
我希望,不表示國家(若我們真的事一個國家的話)一定要辦
此外,不管是舉辦哪一種世界賽事(不一定是高爾夫球),都可以讓世界 知道台灣這個地方。若是其他球賽,也許早就被對岸打槍了,哪輪捯到我們辦啊。難得可以舉辦這賽事(雖然我不是很懂這比賽到底有多大,是否跟溫布敦這種一樣大)。
辦了國際賽事,除了實質的好處外,也可以讓別人知道台灣這個地方
說真的,在台灣的那些比較孤單的球員(網球...)哪一個不是自己奮鬥,成功後才受到大家尊敬,政府或是體委會才突然冒出來啊。
現在經濟狀況不好,辦比賽真的很難,但是也沒必要連政府官員都講一些什麼沒錢之類的話,沒錢大家都知道,尤其是我們百姓絕對知道
但政府不要推責任啊,以前台灣錢淹腳目時,也沒見到政府對體育有多支持啊,不管是哪個政黨都一樣
我只是想說,不要老把責任推來推去,想出辦法才行,不要搞的好手都跑到別的國家去(雖然這些有名的好手也不一定是你體委會培育的),還講著不差你一個
如果這裡環境好,別人都會想來,而不是你的好手到別處去。
ALINE
強遠一號竿 wrote:
一場球 球場差的一千多 好的當然也有三四千塊 平均兩千多
四五個小時花兩千多很貴嗎?
或許有人很覺得很貴吧...但又不是天天打
一個月打一次好了 兩千多塊
很多人一個月唱歌還是買什麼的就不只這個錢吧?
...(恕刪)
打一場四、五個小時的高爾夫平均值兩千多真的算貴吶
打籃球四、五個小時了不起花了點飲料錢打到死都沒關係
去棒球場也是同樣道理啊
雖然不是天天打啦...不用天天去噴兩千多
但一個月打一次就能有像曾小姐般的職業水準了?!?!?!
而你也不能拿唱歌跟買東西來比較啊,這是不一樣的東西
還是就你認知裡面唱歌跟買東西也算是運動的一種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所以我可以是天使,但也可以是魔鬼!!
goodversion wrote:
不能現在golf一出聲,其它運動說不公平,結果全部沒做。...(恕刪)
其他運動當然可以說那樣不公平啊,不是嗎?
做不做,在於預算編列及執行力。曾小姐要放砲我沒意見,但只提高爾夫時我這個負責提供預算的納稅人就有不同意見。
如果只強化業餘運動,我沒意見,畢竟是比較偏向全民運動。如果是補助職業級運動,那政府能給的應該有限。那是企業、贊助商、廣告商、轉播商等應該一起討論的事情。
曾小姐是職業級的,她背上如果貼的不是國旗,而是SONY、SUBARU、TOYOTA,誰會敢有意見說她不愛國呢?只要她拿的是私人企業的贊助去拼去闖她個人的職業生涯,我們當然全心祝福。
問題是她及家人似乎分不清楚於公於私的差別。王建民為宏碁代言,,另一位棒球手幫中華電信代言,他們是以個人技術拼個人收入,各憑本事,我沒意見。問題是曾小姐想到希望政府的錢(其實是納稅人)能夠投入與她個人職業生涯及收入息息相關的國際賽事,這就不單純是「為台灣發聲」、「擴展台灣能見度」能一語帶過的。
老實說我沒看過曾小姐比賽,也根本不在乎高爾夫要怎樣發展或提倡。就算政府花掉200億台幣在台灣辦100場國際賽事我也不會去看。畢竟她的職業表現是她個人的事情,與我完全無關,我也不在乎她是透過哪個國籍去拿到世界第二。
看運動,只是純欣賞。奧運男子100公尺決賽從來沒有台灣選手,我也是欣賞了。這與我們有或沒有球員在該項目拿到世界第二也完全無關。只因有人拿了世界第二,因此就站出來呼籲,動輒建議政府如何,這不奇怪嗎?
李遠哲當年拿到諾貝爾,這算「世界第一」了吧?他有站出來要政府怎樣多編預算去發展化學研究嗎?
國科會預算也是一樣,你要發展某一項研究,另外領域的研究人員只好喝西北風。預算的分配能這樣搞嗎?今年你「世界第二」,好,預算給你了。但明年呢?若只剩下世界第50呢?
厲害的不需要說話就很大聲,全民體育發展跟職業型的體育賽事應該分開談比較好。圍棋高手張栩的收入也算得上是圍棋的世界第一吧,他怎麼不去跟政府寫公開信,爭取舉辦國際圍棋賽事?
曾家這種突兀的舉動如果放到國際體壇去評論的話,應只會讓人貽笑大方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