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推薦治療單位,腳踝不明原因傷害

avhacker wrote:
你講的方法我不確定怎(恕刪)




從樓主的文字中「多走點路,或是腳踝往翻腳刀的方向拉開些,甚至睡覺時腳踝自然下垂」,我有點看不太懂病況,但樓主可以從幾個方式先簡單判斷一下

1.平時活動腳踝時,是否會疼痛,一般肌肉發炎的情況,是隨時都會疼痛,若扭動腳踝會更痛
2.特定角度才會痛,那有可能是骨頭跑位,某個姿勢骨頭會壓迫神經跟肌肉
3.若上述兩點都沒事,是經過一定的活動、疲勞才會有痛感,那有可能就是沾黏(也就是俗稱的肌肉累積過多乳酸導致疲勞性疼痛)

上述三種狀況治療方式不同,看起來應該是3?
皮爾卡燈 wrote:
從樓主的文字中「多走(恕刪)

只要活動量稍大,或是腳踝負荷較大(通常是需要旋轉時),就會開始有點疼痛,就不敢再繼續活動下去。如果平常沒在動,也沒拉到的話,就不太會痛,只會感覺到患部是脆弱的,不敢多施力。
然後如果把腳踝伸展拉開,比如說就像腳刀那種角度,或是像趴著的時候,要把腳壓平,就會開始疼痛,但不是當下立刻劇痛,而是接下來幾天都像肌肉拉傷那樣.

我拍一張照片做翻腳刀的視意圖(不是受傷的腳),手拉的方向就是我講的「拉開」腳踝的意思

不對,我想到我前幾天腳踝邊有撞到沙發腳,現在刮那邊會痛應該是瘀青的痛 .....
我想我還是需要大家推薦最重要的治療機構才行,不然這樣自己亂摸索一通,很難找出真正的問題.
皮爾卡燈

我私訊樓主,您參考看看

2022-06-14 9:15
其實,一開始的扭傷一定很嚴重

雖然我沒有實際看到你目前的狀況

但我猜測,

由於某一次的扭傷,使得關節骨位錯移,

沒有妥善治療,讓關節骨位歸正

最後長期壓迫到脛神經

使得脛神經的中間部位有所損傷

造成旋後肌的肌肉癱瘓造成的

這會讓你的腓骨肌群緊縮,而變得十分容易足外翻

所以你會變得經常翻車

這種問題,MRI"可能"比較難看出來

建議你去大醫院做一下神經傳導肌電圖

找出問題才好對症下藥

僅供參考
曉馬

嚴格來說不算是壓迫神經,是脛神經長期在翻車時遭壓迫受損後,造成旋後肌的肌肉癱瘓形成外翻腳,因此腳要下壓回到正常角度時,會感覺到壓迫疼痛,而且患者也是不動沒事,但下壓到正常角度就會痛,跟你說的是一樣的,

2022-06-14 15:17
avhacker
avhacker 樓主

要做神經傳導,有建議的醫院嗎?

2022-06-14 20:04
曉馬 wrote:
其實,一開始的扭傷一(恕刪)


跟你猜的差不多,我的懷疑是這樣,我在二十幾年前有過嚴重的扭傷,當時沒有處理,等它自然好。
大概也十年沒什麼特別的事。可是後來就開始比較容易拐到、扭傷,然後去給人家處理,一開始也都復位後很快就好,但越來越容易拐到傷受,到兩年半前那次,就再也沒辦法回復到不痛的狀態了。
搞的情況很複雜,真的不知道從哪邊看起好.
曉馬

多看幾家大醫院,神經內外科都看看,但實際上問題是在哪裡,要以醫生檢查後判斷為準,我沒有親眼看到,也只能給你個方向而已

2022-06-14 15:19
avhacker wrote:
我的腳踝,大約在兩年(恕刪)


沒辦法推薦您醫師
但是我有過類似的經驗
年輕時打球扭傷,復健部分沒做好
長年的腳踝扭傷難以痊癒,慢慢累積成大問題
走路可能地面不平整,某些角度壓迫到軟組織,會劇痛
平躺時也會不舒服
照您那樣拉腳會痛(後來發現是那方向筋膜太緊(短)或是沾黏導致)
緊(短)的筋膜被拉開,當然會痛
照過X光,MRI看不出問題
連兩間大醫院運動醫學部都無法從影像判斷

後來是自己意外發現傷腳腳踝角度跟另一隻不一樣
推測腳踝關節歪了(後來是歪很多)
長期壓迫經常性腫脹,積水
軟組織狀況不好,長度也不正確
關節被固定在不正確的角度
腳背也經常是腫的
後來是先在復健診所進行物理治療,消一些腫
休息一陣子再去找朋友去過的國術館喬腳
每周一次,喬完還得敷藥,這階段大約三個月
師傅摸到我腳踝周遭的筋膜很粗硬,顯示很久的傷
錯位挺嚴重,也沒辦法一次性復位
平日我會用簡易護具固定腳踝
讓韌帶適應新的角度,否則復位後固定不住
最後一個月是師父認為再喬,改善也不大,就沒去了
花費不多,難的是毅力
大約三個月,實在禁不起車程
因為這樣大概就過了九個月

但是真正再踏上籃球場是又再過一年了
那一年,靠自己復健
肌貼,護具,熱敷,低周波,按摩球,按摩槍都有準備
因為硬的筋要徒手揉散,真的很難
按到手指甲都變形了,所以才準備按摩槍,抓好距離輕打
光腳踝護具我就準備好幾種
不然光走路都會導致再錯位
經常戴護具的日子,大概有兩年吧
感覺歪了,就自己慢慢徒手喬角度
護具加上經過長時間的適應,腳踝慢慢能固定在正常角度
平日要上班,復健時間不是很充足
初期也是輕度運動,慢慢增加質與量
從發現錯位到我覺得能不靠護具正常做運動,已經過了三年了吧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caf677

@avhacker 申請你的影像光碟,帶到復健科醫師門診,選交通對您方便的醫學中心,盡量掛專長涵蓋到關節的醫師,假如有需要,復健科也能開肌電圖檢查才對

2022-06-16 11:26
caf677

醫學中心的資源比較豐富,不會只是電療,超音波,我當年也跑過很多次運動醫學門診,無法判斷問題所在.現在再來一次,在知道影像看不出問題後,我會直接去醫學中心的復健科

2022-06-16 11:29
caf677 wrote:
沒辦法推薦您醫師但是...(恕刪)

恭喜。手指按因為面積大,同樣施力(功)下,對筋膜的梳理(正向力)變小。所以同樣的施力,換成湯匙,就會事半功倍。湯匙除了不好抓,容易彎,卻是最容易取得的梳理沾粘跟筋膜工具。淘寶有個眼部撥筋棒,會更好施力。

你可能要稍微測試一下你左右腳的力量有沒有太大的差異。曾經有沾粘的肌肉,通常在控制跟力量上都會衰退,雖然主觀上可能無法察覺,但實際測試,都會有明顯差異。需要刻意做點抗力訓練,把左右腳的力量拉近,不會讓這一點不平衡累積成大問題。再者,重訓也可以延長籃球生涯。:)
caf677

謝謝,答案是有衰退,因過太久才找到問題點,關節變形太久,走路姿勢不良,該出力的肌肉出不了力,變成有些不常用的肌肉代償,出現疲勞現象,影響範圍到骨盆腔,臀部一帶肌肉,增加運動量是有恢復

2022-06-16 10:39
avhacker wrote:
我的腳踝,大約在兩年(恕刪)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留言會消失,可能是留言數太多吧
在此一併回答樓主的提問
我認為我的症狀跟樓主很像,我的傷腳是右腳踝
右腳踝有順時針旋轉以及往左側易位好幾節
復位的時候,每一節都是不同方向在處理,挺複雜的

我當初在北榮跟新光的運動醫學相關科門診過
其中也有足踝專科的醫師
但是影像學無法讓醫師診斷出病因
若再問醫師給答案
有個醫師給退化性關節炎這個診斷
另一個醫師說只能動刀打開來看了
不過兩位醫師都不會把動刀放在第一個選擇
這不是醫師的問題,單純是影像學無法提供足夠資訊
況且,運動醫學的優先任務是需要緊急處理的患者
所以要另尋其他途徑

所以若要給建議,我會給兩個
1.踝關節有沒有易位
-->
我的狀況是不斷反覆復位與固定中,慢慢處理好的
如果不這樣,復位後又會再易位
所以要先了解到底有沒有易位
前面很多樓教了一些自我檢查的方法可以嘗試看看
畢竟這問題很難描述
所以找出能重現疼痛的方法,與疼痛的部位
會比較有助於診斷

2.到醫學中心復健科
-->
我建議是找交通便利的醫學中心復健科
因為可能會是長期抗戰,所以交通要考量到
如果復健科醫師有足踝的專長就更好了
其實復健科做很多事情
是真正的徒手治療,與肌力復健,不會只是電療,熱敷,超音波
影像光碟也能帶過去給醫師診斷
有需要的話,肌電圖檢查也能開

不動刀的話(現況也沒必要動刀)
治療可能會伴隨找問題點的過程
這是個長期抗戰
復健科會比較適合

以上
希望有幫助到您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avhacker
avhacker 樓主

我住天母,看起來榮總或是振興是最近的了

2022-06-16 17:19
caf677

avhacker 那就簡單多了,因為北榮的復健科規模很大,振興也不差.我家人有兩三位因生病或是意外,急症處理好以後,都有在復健科待過,現今健保有重視後期復健,運動醫學科能開的檢查,復健科應都能開.

2022-06-17 9:44
caf677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留言(恕刪)

跟我的經驗很類似。我的問題是從07年膝蓋開始不正常反覆腫脹、疼痛,看過五個骨科醫生,兩個運動復健科醫生,一個物理治療師,兩個中醫生,一個中式拉筋按摩。其中三個骨科跟一個運動復健科醫生都是建議我打開看看。嘗試過游泳,跑步,單車,重訓。接觸重訓時,從 Youtube跟書籍裡學到很多知識,到去年一個骨科醫生跟我說膝蓋在退化,甚至開始增生,才讓我想到真正的問題可能出在肌肉筋膜,而不是膝蓋本身出了問題。

後來就拿自己身體作實驗,膝蓋慢慢好轉,但也發現身體更多潛在的問題,也只能慢慢調整。可能是問題源於更早之前的背傷,所以調整起來真的是一環接一環,也需要身體去適應新的位置、動作、姿勢。

我處理自己身體總括四個步驟:按摩,拉伸,平衡,力量。用撥筋棒就是按摩這一環。敢用撥筋棒強壓主要是經歷了撥筋按摩體驗跟史考特醫生對筋膜的介紹。放鬆了身體後,還需要藉由拉伸或瑜珈把肌肉拉伸到正位(沒放鬆就拉伸會把自己卡關很久)。接下來平衡肌肉力量,這樣身體平常才能達到真的放鬆,真的能得到休息。最後的力量,就是依照自己想玩的運動或日常生活考量,去鍛鍊足夠的力量來應付所需。

我倒是沒有接觸過肌電圖...
caf677

漫漫長路,心有戚戚焉,筋膜也是後期我才注意,相關治療有兩派,一派是外力復位,一派是放鬆,我覺得兩者可並行,比較不會有遺漏.肌電圖我也沒做過,該做甚麼檢查還是準備詳細症狀描述,再交給醫師判斷該怎麼檢查.

2022-06-17 9:48
原力復健科診所
超越復健診所

推薦這兩家, 說實在非本科還是花錢讓醫生看會比較好. 這都有健保.
另外, 看復健科需要有耐心, 有時候需要用"試"的方式來找出問題. 我之前肌肉痛療程長達三個月, 前兩個月再找原因, 後來找到後再復健一個月就好了.
因為復健需要長時間密集的去報到, 建議選方便的到達的醫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