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ycj wrote:
之前我看到一篇報導說運動要減到肌肉或脂肪最少要20分鐘以上
運動的前20分鐘消化的是體內的醣分 20分鐘後醣分消化完,
消化的才是脂肪或肌肉。
然後提到比平常走路速度慢20%的走路方式消耗的熱量會比正常速度為高
因為慢速走你要控制你的步調會比平常走路用到更多的肌肉。
另外快步走到走最快的速度(再快就變成慢跑的那種速度) 消耗的熱量也會比慢跑還高
如果要消耗更多熱量快步走又會比慢速慣性的慢跑為高。
這不知道正不正確?
如果正確 那快步走比慢跑消耗更多熱量 並且比較不傷膝蓋。
20分鐘的慢跑就把體內醣份消耗完,只有飢餓狀態去慢跑才做得到,不然人體的肝醣存量少說都能讓人連續慢跑一小時以上,照這種說法豈不是每次都要把肝醣都消耗完才會消耗脂肪,那每個人都是大胖子,不要再被那些錯誤資訊誤導了!
大部分時間人體對於三大營養素都會去使用來供應人體的生理活動,只有強度高的運動才會只消耗醣類,把醣類變成乳酸來因應強度高的運動,但是這種乳酸系統供應的能量其實頂多持續十幾分鐘就會因為乳酸堆積過量而降低強度,大部分只消耗醣類的高強度運動都在幾分鐘內就供應完畢而必須降低強度甚至停止活動,難道過了幾分鐘人體就會血糖過低而昏厥嗎?高強度運動昏厥通常是缺氧而引起而非低血糖,長時間中低強度運動又不補給,才比較常見低血糖昏厥。而且任何低強度活動或是運動,脂肪都一直在供應人體活動的能量,連這點知識都沒有的文章,根本只是垃圾。
淺夜 wrote:
借版問一下各位大大的看法.
我騎飛輪車來運動兼消脂,
每天晚上飯後一小時後騎40~50 分鐘, 每周騎5-6天.
到目前約騎了近兩年, 體重大約有少~5kg.
再飛輪車阻力維持相同下, 第一年有把迴轉數漸漸拉高50->60,70,80(轉/分鐘)
但今年卻是逐漸衰退, 特別是在兩次感冒後有很明顯狀況. 80->70->60(轉/分鐘)
所以最近迴轉數都只有60, 想要拉高就會覺得很累.
想要起問大大這是甚麼狀況, 需要做何調整?
PS. 三餐正常無節食, 例假日還吃吃喝喝. 飲食是均衡的.
營養攝取不足會有這情況,三餐正常吃,不見得能完全補充到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當我跑步常常出現體力衰退.倦怠等情況時,會吃吃B群 或 維他命C等補充品救急,約2天就恢復了
恢復後還是盡量以飲食為主,不要長期依賴營養補充品
飲食方面,地瓜葉對我來說算是天然營養聖品吧,而且很便宜,你可以試試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