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ba wrote:
這沒甚麼奇怪的,
玩運動都知道,體能會時好時壞,
本國國手選拔方式是選上了再訓練.
不知道為什麼,要比奧運時,體能就比不上平常.
有些國家是奧運前辦選拔賽,選剛好成績最佳的選手,
像美國,牙買加都是賽前兩個星期辦奧運選拔賽,單項前三名就是奧運國手.
台灣是否也可以這樣做,可以省一大筆錢,又人人有機會當奧運國手.
以馬拉松為例,國手跑奧運成績都比達標時差很多.
(可能就沒有相忍為國這種事了,能去就是一種肯定,一定很爽.)
你還是先去多了解奧運參賽資格再來吧
奧運可不是國家想派誰就派誰
選手要先取得一定的成績,才有資格被國家報名參賽
這些球類的國手,都已經是國內最強,還要辦什麼選拔?
就算賽前才辦也是國內第一啦,不要再搞不清楚狀況了
球類運動都是要世界排名有到門檻才能入選奧運國手的
不要連這種基本的都搞不清楚就想要高談闊論
台灣選手的問題是基層選手的量不夠大,能挑出有天分的選手已經是萬幸了
沒辦法再從有天分的選手中挑出心理素質好的,因為就只有那幾位了
但是像中國桌球隊,天分、技巧超強的一大堆,再從中去挑出心理素質最優異的出來當國家一隊
國內有事才想到選手....
沒事就放牛吃草自生自滅!!
大概只有大型國際賽前半年徵招...小練調整一下!!
再加上國內很多體育活動都缺乏比賽的次數跟機會~~~
就算有比賽強度或對手也可能不足!!
除非是那種商業價值夠大的有可能拉到贊助 OR 家底夠厚的...能找到專職教練拉練到國外訓練參加比賽!!
幾個體育大國就不提了....
正選備選名單是長期觀察培養~偶爾集訓比賽交流一下!!
國內各階層賽事充足!!
熱門點的還有職業賽 OR 社會組業餘賽事...
整個實戰上的經驗跟個人狀態的維持調整就差人一大截了!!
如果再加上諸如~專職教練 陪練人員 體能教練 營養師 防護員 科學化訓練的機構跟設備上的差異!!
算上這些後勤體系我們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連國內最興盛的 棒球 籃球 可能也都不齊全!!
技巧能力差不多時要想比對手發揮得更好都不容易了!!
更何況如果碰上本來就比我們強的對手...結果自然很容易讓人失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