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這樣的文章,我認為是因為常常有人覺得我已經勞動了,為什麼還要運動?但是通常勞動除了不當姿勢上的容易傷害之外,對一般人來說反倒是量根本不夠擦桌子掃地時的心率有達到有氧區間持續30分鐘嗎? 應該不可能勞動時覺得很累常常是因為心理上或是不當的姿勢,但對於心肺功能或肌力的鍛鍊卻遠遠不足
kecin wrote:一個卻是消耗體力 另一個是增強體力 這樣講也很奇怪勞動是消耗體力?那也可以講是增強體力吧?例如每天可以搬磚頭1000個,做久以後可以越搬越多,這樣也是增強體力啊運動是增強體力?那不就越運動體力越強,可以一直永無止境的跑下去永遠不用休息?所以那種講法是站在不平等的基礎上來比較當然不能那樣講那種應該是說勞動是每天勞動8小時以上且很少有休息且動作不符合人體工學會有傷害性且勞動內容過於沉重而說運動是可能每天才運動2-3小時且適量且適度,過度就變成跟勞動差不多在傷害身體了
勞動當然可以鍛鍊,但那要看是什麼勞動?第一神拳裡的主角,幕之內一步就是用勞動練出來的。他在家裡的海釣船幫忙,一次拿幾百公斤的箱子跟吃飯一下。很多職業格鬥家都是從小在農場、工地幫忙鍛鍊出基礎的。不過要看什麼勞動職業。板模工、可以,搬家工人、可以,扛瓦斯、可以,清潔工、大概不行,大樓洗窗戶、不行,看護工、不行,房仲、不行...可惜現在都找不到可以純粹靠力氣工作了。老闆不是叫你掃地撿大便、就是跑腿買香菸,這種的怎麼練都是擼蛇大法。要是你連刷油漆都能刷出一身肌肉,那還真是神奇了。
舉例想想,被迫勞改或做苦力的人,他們常常都做很粗重的活,有可能是搬石頭、砍樹等,但他們有練健美的那樣大肌肉嗎?同樣都是用大力氣,前者好像都是瘦巴巴乾癟癟吧勞動與運動差異的差異我想至少有:1.常運動的人多數會在意吃的東西適不適當,夠不夠營養,而勞動的人很多只在意味道及份量,常忽略了足夠均衡的營養2.運動的人可自主控制運動時間長短和份量和休息時間,而勞動者通常無法控制這些,導致過勞是常有的事3.心態上的不同,運動的人是抱持對身體有益的態度來做,而勞動除非有興趣,否則有點像是不得不做的那種感覺,很容易出現倦怠,所以在心理上覺得哪種容易累及受罪就可想而知了
kecin wrote:沒鑽牛角尖 只是一樣身體在動不解為何一個在增強體能一個在消耗體能...(恕刪) 文張其實寫的不客觀.因為勞動有分很多種.但是也要靠著對的方式勞動. (所以有些節目告訴你做家事怎麼運動)當然運動不對也是會受傷害.所以大概知道道理就好.這討論到後來沒有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