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得是要練氣最好以楊式太極拳為主,其實練太極拳就是要練下半身的功夫,是有可能先將大腿練得較粗的,所以愛美的女士或許不喜!!!但打拳的重點,原本就不在手的動作,而是呼吸吐納,腰腿柔軟動作的練習,中醫有言---男士的健康是看腿(女士還要看腰),就是因為心臟強健的話,距離最遠的腳就會柔軟健康!!!個人曾觀察過厲害的師傅,其打拳的動作,真的如行雲流水,美麗如芭蕾舞般!!!當你能練到這樣時筋骨之柔軟已是非常得驚人了!!!我只要重新學打拳半年左右,腳部之柔軟強健真的比一般的運動效果還好.
最後奉勸版主還是要找師傅學,因為看VCD,很多打拳姿勢的重心轉移,尤其是太極拳異常柔軟不用力的精神,以及呼吸吐納的重點都是需要高手指點的,如果你要看VCD學,只是學到那個拳形而已,根本學不到最重要的精華(尤其是那腿部的動作)!!!況且你的身體記憶會無法改來較為正確的練法,反而是浪費了自己練拳的時間與精力.
我的師傅甚至曾說到,他以前曾教過一位女士,這位女士是因為專心練習打坐,練到氣機發動,晚上精神好到無法入睡,直到學了太極拳後,方能安靜入睡.所以太極拳的好處真的是可以安靜神經與延年益壽的,絕對可使自己的身體更為康健,不過難做到的就是要持之以恆罷了.
據我的師傅提到,那位女士是吃素的虔誠教徒,卻從一位非正統的人士修習禪坐氣功,練了幾年,非常快速的打通了氣脈,而所謂打通氣脈,就是將氣機打通了身體的任,督二脈,而發生有如道家講的所謂大周天或小週天的種種狀況,這絕對不是武俠小說的胡扯.因為師傅曾看到那位女士裸露之背部中,脊椎附近有奇怪的流動現象!!而這位女士因此亦身體好到睡不著!!!由此可見氣脈的神奇....(這裏就不多說了,以免被批評為怪力亂神)
至於任,督二脈之解釋,專論可去買書來看,二者的循環,大底就是從會陰延脊椎,入腦至頭頂,延頭額下行至鼻,再下行至喉,心臟,腎臟,再回至會陰;這樣的循環所以有周天的說法.
個人認為氣功就是去鍛練靜坐與吐納的功夫,與拳術無關.但我的師傅曾說到,當他的太極拳練到瓶頸時,亦要去修習靜坐的氣功,因為氣機的訓練,方能更將拳術中的精華發揮出來吧!!!
雅痞 wrote:
我想請問
內功
氣功
這二個名詞要怎麼定義?我聽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耶~~
分享小小個人看法
若以內家武術為出發點來看
內功是鋼筋外練是水泥
內功是身體正常運作武術動作的方法(不正常動作即受傷、硬劈、硬開、硬打)
內功最基礎為樁(樁是結構和架構包含呼吸吐納和把人體重心脊椎擺在對的位置)
樁是一切的基礎
內功是練到骨髓(也就是每一個動作都合於架構和吐納,沒有凹凸硬癱)
若是以現代的語言來說
練到全身無一處不順暢(處處是樁,無一處不樁,向地球借力)
力量無一處不節節貫串
中間有許多訣竅和運用到許多平常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肌肉、骨骼肌
配合爆發力和呼吸
將身體全部運用到淋漓盡致
有道是練拳不練功老來一場空
光練外不思考修內
久練必枯,耗盡氣血
氣功是快速改變意念傳導的方式,或是把身體機能修復的一種方法,這種修復外在看不太出來,但當事人感受的到
人生活中用有許多意念傳導而不自覺
例如
打電腦肩膀酸痛是氣的凝結所致(但若大腦不強迫身體又如何能維持此姿勢)
說話時聲音控制大小是意念的控制
將氣功運用到武術上,也就是
當自己大腦想做什麼時.......做出什麼動作也是另一種型態的意念傳導
但........想和做有時無法同步
若想同步
修習氣功有助於同步
氣功可以統一身體的內在資源
任意控制速度
可以讓身體某部分承受高倍的力量和精神壓力
甚至因為可控制放鬆或緊繃及身體含氧量提高
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刺激和放鬆
身體大腦衍生出內分泌
是刺激全身機能的另一種表現
配合觀想........(有點類似營造大腦虛擬的環境)
協調全身機能
總之一句,有時練功是練腦,練氣是練腦,反而不全然是在練所謂外在有形的肌肉
但光練氣不練外功,無法將滔滔江水匯流於海,而到處亂竄
光練功不練氣,則氣血不暢漸枯,軀體日感淤節久痺
不可不慎
至於技術面.......方法繁多,各門各派都有一套學說和理論基礎
這部分若有心........很多前輩都功力高深
但若牽涉到有違自然道德的方式......很簡單,連聽都不用聽
長年修習有一定程度之人,舉止定為正派光明磊落
傳授必謹守師門門規
以上是個人看法及小小心得及概念
純就武術面闡述
不具治療效果
沒有怪力亂神
無人指導也請勿練習.......
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
會有什麼問題也不知道
找到好師父,勝黃金萬兩
以上
莫問前塵有愧,但求今生無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