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心態,總是希望證明自己很猛,急著短時間內噴光(體力)。
有了年紀,眼光放長,著眼於運動技巧(效率),持久的運動習慣。
游泳,年輕人想的是要衝要快,我想的是如何修正動作,省力的游更久更遠更快。
跑步,年輕人想的是3K 跑幾分,5K跑幾分,我想的是省力、不受傷、體會使用不同肌肉跑步的差異、用同樣的力氣跑更遠。
重訓,年輕人想的是幾組幾下,我想的是學習控制肌肉部位,避免受傷,還有肌肉之間的全面均衡才能有良好體態。
我已過40歲,一天游泳,一天跑步(慢慢加長距離,看個人實力),
累了就休息一天,給人泰式按摩,或自己用瑜珈棒按。
下雨就居家重訓,啞鈴、跪姿滾輪、棒式、8 min ABS、伏地挺身、拉筋、筋膜按摩。
假日有力氣就來個 游泳+慢跑。 天氣好就來個慢跑LSD、看妹。 最後煎個牛排補一下。
花樣很多,可忙著呢。一點都不覺得累,只覺得時間不夠。
最重要的是,希望一直持續下去,到60歲還能持續這樣玩。
目標明年參加台東51.5的初鐵。
如果目標是每天要作XX動作XX下,那麼運動對你而言,就只是要完成的無聊數字而已。
如果目標改成要讓體態更好,那就有趣了,不只是著眼於胸肌、二頭肌、腹肌,還要講求肌肉張力均衡,就會想練肩、背、腿,才不會駝背、縮胸。若又加上降體脂率,飲食又有得研究了。
如果目標是要體力好,那麼就可加強慢跑,目標是越跑越遠,而不是5K能跑多快。
另外看您的訓練方式,若沒注意按摩,身體會是僵硬無彈性的,筋膜太緊繃,會有按摩師傅所謂的氣結,而且有些關節角度會慢慢跑掉,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睡眠不好,建議可以參考一下這段影片的按摩方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yBcYI-BBN8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