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mon~ wrote:
若是在運動過後加入重...(恕刪)
不..跟重量沒關係
是你吃太少了~身體沒能量會去抓肌肉來補(請再詳盡確實的讀懂五星文章喔)
要加重量ok阿~但是妳身體吃的少又跑步,重量你覺得撐的住?
所以首先要改的是你對吃的理解,不是吃的少,而是吃的健康,吃的足,不要過量也不要少量
因為你要運動,你需要能量
吃不飽的士兵是無法打仗的,首先就是要吃的好
30歲好好運動,1年就能有90度的變化了,2年幾乎就能脫胎換骨了

如果還沒看正確的減重及運動觀念彙整快去看吧
不然明知道這條路是不正確且沒效果仍執意要往前
那我想你可能會很快就接受到失敗的挫折
只要受傷...一切就歸0了
再者...每天8km.....一週50+km
那月跑量200km...很快你就會得到ITBFS
畢竟你體重不輕
我已經跑了一年多了...
跑過全馬跑過半馬而我也只敢一週頂多40km((還不是每週
怕的是什麼...怕ITB上身怕受傷
畢竟你我的體重都不輕
且你的跑步姿勢是否正確也不知道
另外吃那麼少的苦行僧做法
又得跑8km+游泳...很有機會暈倒在路邊((要小心且要帶健保卡..我都會帶
好了...不說太多...畢竟你的觀念不對沒改正你是一定會往失敗方向前進的
以上
以下前輩們補充
~Salmon~ wrote:
我有看過嘉宏大分享過...(恕刪)
想要稍微暴力一點的減重喔,其實也不用想得太複雜,學生代謝好,既然時間多,
吃的部分:
醣類,每餐一個拳頭大小的五穀米或地瓜或馬鈴薯
蛋白質,每餐一隻大雞腿的肉量(去皮)
燙青菜,每餐準備兩種,吃到飽,花椰菜、龍鬚菜、地瓜葉。
餐與餐之間,一根大香蕉配一杯無糖豆漿。
每天5000~6000CC的水
動的部分:
早一點起床,騎單車去附近的游泳池,游個兩千。
下午做一小時重訓,然後跑40分鐘(慢慢跑不計公里數)。
做三天就休息一天。
休息的部分:
晚上不要看D槽啟動搖桿運動模式,十點半之前睡。
堅持一個月,應該可以瘦個4~5公斤
兩個月,你身高本來就高,減個8~10公斤,就很瀟灑了。
問叔叔我,這樣真的有效嗎?我是沒有試過,只有看過有運動員這樣減重,畢竟長大了,比較身不由己,
很多方面不能向上面這樣面面俱到,不過你是學生,時間既然比較多比較自由,可以試試看。
PS: 這樣的飲食跟運動量,多少還是會減到一些肌肉,
但相對減到脂肪的量,其實算比較OK的,要做到完完全全的減脂增肌,太難了。
平常日,依然正常生活幾乎不運動,吃飯也不刻意禁食,但要強烈自制,吃飯的標準是,不吃三餐以外的東西,三餐吃到不會有飢餓感就好
然後,假日要去運動,每個星期六日都會安排運動,而且時間要夠長,這就是關鍵了,本來我選擇慢跑之類的,但是慢跑對我來說無趣而且很容易就很喘,都跑不久,所以要選擇一個能延長運動時間的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休閒趣味或是一個目標在裡面,比如我是去爬山,假日就選一座山來爬,因為當天是興高采烈的要去爬山都準備好了,所以就會有個目標就是走到山頂,慢慢走也沒關係,就這樣喘喘的慢慢走,走累了稍微休息一下再繼續,整個下來不知不覺就是半天的行程
也就是說,當賦予運動有個目標或休閒意義後,就比較容易拉長運動時間,例如你設定要騎腳踏車從台北到宜蘭,那麼比較不會高高興興的出門但是騎20分鐘開始喘就回家了,但是若跑步就很有可能繞操場20分鐘隨時都能放棄
後來我爬山爬一爬,就漸漸的開始走一整天的行程,又加入了一些要在山上自己煮飯之類的因素,要買背包和簡單的裝備等等,這就等於了加入了動力,因為想說有了新背包,買了新爐具,就想躍躍欲試找座山去爬一整天的行程試試看新裝備,這就變成了行動能量
如果要我繞著操場慢慢跑或是半走半跑8小時,我絕對受不了
但是換個方式要我爬山8小時,卻可以完成
就這樣,每週假日去爬個1天甚至2天的登山,然後絕對要遵守進食原則:不管吃什麼,就吃到饑餓感停止就好了,像是爬山後的晚餐,通常我會很餓,吃一個御飯糰之類的再加一碗湯和青菜,吃完後一定不會飽,但是那種很餓的感覺也消失了,那麼,這樣就要停止,不要再吃了
後來這種方法,大概3個月後,我瘦7公斤,然後計畫就停止了,也沒繼續瘦,但也維持沒有胖回去,至今2年還是維持在7公斤左右
另外,每天記錄體重,用表格寫下來,紀錄的條件要相同,比如我是固定每日起床後上完廁所只穿內衣褲量的,這樣可以有比較客觀的數字,也比較容易分析,清楚知道自己幹了什麼事會對體重影響如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