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的一半 wrote:
感謝,不過既然可以順...(恕刪)
建議可以看看youtube的影片,不然就是使用有針對性的滑輪機台。
比如這個相對上不普遍的機台:
這個機台我去年很愛用,這個機台使用上因為行程固定,所以肩膀三角的參與度很低,所以我練的時候只有背擴肌這個目標肌群有被刺激到,也只有這個肌群進步。

一般常見的還是普通的Cable pull down,這種真的比較難抓感覺,我個人認為(可能不正確)傳統式的Pull down會讓很多肌群一起參與,我的經驗上的確是好像很多肌群都同時出力,問題是我隔天的痠脹感卻是前臂、背擴肌以及背部深層肌群(就是背面整個三角都痠);但是下拉運動明顯感受到一同出力的二頭還有肩膀三角是完全無感。
如果你想順便鍛鍊前臂的話,那重量不可能加多,而且背部肌群的進步會被前臂的力量限制住(這是我目前的瓶頸),我現在就是卡在手臂會跟不上重量,每次都是手臂下課提早下課,所以我一定要先拉過單槓才接其他背部訓練來增加效果,昨天教練還建議我降重量

如果你覺得肌群的運動不如你的想像那樣,建議你可以多看旁邊的鏡子或找位置上相對容易看到自己動作的機台來邊做邊看自己肌肉的運動狀況。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