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xon wrote:今天收到健檢報告後才...(恕刪) 過去這一年, 身邊所認識的同事和朋友, 不幸其中有兩位年紀不大卻因心肌梗塞走了, 都是屬於不運動型的人.如果健檢報告沒有給你動力, 那就很難有了.
有喜歡的運動嗎?有崇拜的運動選手嗎?有嚮往的運動環境嗎?還是有夢想參加賽事?有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偷偷收藏的夢幻雞絲頭嗎?不要為了負面因素去運動,因為運動本身是個正面因素想清楚,決定方向,蒐集資料,找場地然後...一頭栽進去唯有親身經歷,才能了解運動帶來的附加價值
ululant wrote:據說習慣的培養需要連...(恕刪) 錯...還是有意志力問題你學鋼琴有可能三週就能培養習慣嗎?你學英文有可能三週就能培養習慣嗎?健身也是壹樣10年持續在勤奮練習的人出來的樣子就是不同這些應該都要意志力跟行動力只是當習慣養成後,就會成為壹種類似原則的東西就會覺得壹天不做這些事情不舒服,可是還是需要意志力跟行動力去驅使人的生活是由自己決定的啦但我只能說,當壹個人要學到某樣新技能時,那需要相當大的付出另外不過是“運動”這種事情就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了很多人靠運動產生出很多額外附加價值,可能不是單單運動兩個字這麼簡單的她可能藉由運動改善他的自信,拓展人際關係,增加日常生活的抗壓性生活多元化,懂得注重飲食健康....好多...
我的一位好友,雖然年輕時很喜歡運動,可惜中年時,忙於事業疏於照顧自己。加上外食的習慣,以致體重直線上升,他又忽略身體很多的警訊,因而四十多歲就中風,迄今仍半身不遂,必須拄著柺杖方能行動。我的另一位同事就比較幸運,四十多歲得到輕微中風,康復後從此非常愛好慢跑和登山等運動,因為他瞭解下回不知還能如此幸運否?老天爺給你警訊時,要聽得進去,自然會有動力和意志力。
lydiamomo wrote:錯...還是有意志力...(恕刪) 補充,應該說一項習慣的培養「至少」要三週,學鋼琴的技術難度高一些,那要養成習慣的時間也就長一點。所謂習慣的培養與動力及意志力並不相違背,也不衝突,動力跟意志力或許可作為一時間的熱血沸騰與稍有倦怠時的強心針,但,你不能每次運動都要打強心針,打久了就無效了,然後就荒廢了。兄台很喜歡談意志力,有本書專談意志力「輕鬆駕馭意志力」,可以看看。意志力是種有限的資源,無論是控制脾氣、控制飲食、控制購買欲,都是消耗同一意志力,意志力會漸漸耗盡,因此努力發揮自制力(消耗意志力)的結果,很可能導致喪失自制力。越想入睡,反而越難睡得著。強制節食,反而成天都想吃。壓抑想法和情緒,會出現矛盾反彈效應...不是說不用意志力,動用意志力不好,而是意志力是有限的,請謹慎使用。再來談習慣的培養,習慣的培養並不是一時的熱血沸騰,而是要客觀理性的分析,所有能運用的時間與資源,在合理的時間內,放進一項新的習慣,然後持續去做,不管在做的當時,是否有達到最佳狀態與效率,時間到了就去做。例如:叫一個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每天下班晚上十點鐘的人,憑著一股熱血與意志力,先重訓一個鐘頭在接有氧一個鐘頭,這樣是比較不合理的,待意志力消耗殆盡,也就荒廢了。等待哪一天受到什麼的刺激,重新點燃小宇宙,意志力復甦,又重新來執行,然後又再面臨一次的失敗,然後失敗的時候,譴責自己都是因為自己意志力不夠,所以無法達成,這叫知恥近乎勇?錯!罪惡感和羞恥心容易導致自暴自棄,懂得寬恕自己,合理規劃,才能長久。前面說到,晚上十點下班的人,假若評量過下班後可以有三四十分鐘的可以運用,在合理的規劃下,覺得自己可以一三五重訓三十分鐘、二四六有氧三十分鐘,對執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在不會動不動就使用意志力,拼阿!拖著老命也要執行的情況下,才走遠走的長,運動只要有持續,那怕一天只有三十分鐘、二十分鐘,對身體都是有益的。
不想成為衛生署統計青壯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暴斃的數字之一就快點起來做運動吧還有下面這句有點毒若是不想讓你辛苦賺的錢繳的保費變成家人的遺產那就快點起來做運動吧善用零碎時間10分鐘20分鐘的做優兔逼有很多10分鐘的健身操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workout+routine+at+home&oq=workout+rou&gs_l=youtube.1.9.0l10.25573.25573.0.30977.1.1.0.0.0.0.72.72.1.1.0...0.0...1ac.1.Am9atYYQnI4一天加起來就有30,40分鐘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