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nforme wrote:以台灣的民情來說,要...(恕刪) 發展競技和推廣體育應該不是衝突的事跟台灣人口差不多卻奧運表現優秀的國家也不是沒有甚至一些環境不如台灣的國家也表現不差沒有什麼只推廣體育就可以了這種事說穿了就是政府辦事能力差罷了不懂得如何協調發展競技和推廣體育事實上這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可以不需要對拿獎牌過於患得患失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發展競技
從運動員的場上表現能成為媒體的焦點來看台灣的運動風氣其實是不錯的但台灣人就是太貪心了什麼運動出風頭就要發展那個運動棒球是國球 籃球有林書豪 網球盧彥勳 桌球莊智淵足球在世足賽的時候也要來宣示一下高爾夫有雅妮 還有當年朱木炎 陳詩欣奪牌時的跆拳道當年也很風光的保齡球及撞球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每種都想來一下但體育人材就這麼多 經費也有限 又不能選窮人家的小孩來從小培訓若要以國家扶植的觀念來想 只會讓大家不斷失望而已我認為運動還是交給民間自己來 場館也該民間自己蓋讓民間自己決定運動的走向
修則 wrote:表面上是體育~實際是.....戰爭!? 奧運本來就有以運動競賽取代戰爭的精神涵意雖然官方說法是以運動精神為訴求但現代的奧運更像是成為全球各國的國力展示最好的場所成為勝利者的運動員更是能名利雙收所以某種程度上 奧運是一場國際間的和平戰爭沒錯
基本上無誤~可以看看總獎牌數的排行就知道,前兩名就是所謂的G2,目前前十名中G8佔了七個。其他三個:中國、澳洲、韓國也都是G20的成員國。唯一不在前十位的G8成員國加拿大,也在第十三位(可能冬奧比較拿手吧^^)某些不大的國家可能可以在重點培植的特定項目多拿幾面金牌,但要全面性的在多項目拿牌,還是要綜合國力比較強的國家才有辦法。不管是政府、企業、民間的培育,經濟力是一項重要的關鍵
E@GER wrote:基本上無誤~可以...(恕刪) 這個問題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牙買加國力有比台灣強嗎?有比印度強嗎?可是光看短跑100M,200M,400M接力,基本上男女都快通包前三名了國家有大力支持嗎?我想應該也只有一部分,其他還是靠自己但是近幾年來拿到金牌以後,光是廣告應該就讓Bolt賺死了後面的選手也會前仆後繼的參加短跑賺錢,一看到短跑就想到牙買加,這才是好的宣傳,而且一面短跑百米金牌,比拿桌球五面,羽球五面金牌宣傳的效果更大台灣應該挑選適合自己的項目,由國家引導重點發展,而不是甚麼都要沾一點
pete3617 wrote:這個問題可以說對,也...(恕刪) 哈~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提牙買加的例子.....牙買加就是我文中指的:某些不大的國家可能可以在重點培植的特定項目多拿幾面金牌,但要全面性的在多項目拿牌,還是要綜合國力比較強的國家才有辦法。至於哪一項目金牌比較受人注目,我想大家都知道。不過這篇討論的是奧運的獎牌數和國力的關係......我也不扯"台灣該怎麼做"這種人人會講,卻沒人有辦法的東西了
有一個小而強的國家一直讓我很欣賞~ 荷蘭~,包括在歷屆奧運金牌、獎牌數一直都有一定水準,但並不是走集中營訓練制,而是運動生活化的"俱樂部"形式,那是由下而上紮實的國家實力。荷蘭人口約1700萬,面積約4萬1千平方公里,和臺灣相仿,最大的差異是荷蘭人騎自行車上下班,臺灣則是機車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