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們可以留意一下, 他們都有一些特點令他們fastball可以上飄(不下降太多), 找一個感覺對的試試看, 我都是看球兒的影片學習我的球速不快(就大概12x), 但是球就是比正常直直的不下降, 打者都說感覺是上飄了
個人對於尾勁的另一解讀是球質重,中職來說潘威倫算近代投手的代表!全民超人 wrote:這種"滑"的感覺會使打者較不易打到球?還是幾近筆直的球較為有利? 不太相同難以比較,簡單分析請看以下"滑"的感覺表示球有一定的"變化量"(位移),這讓打者難以掌握到球心!筆直的球進壘點相較於滑比較容易掌握,但又牽扯到剛小弟說的"球質重",即使打到球心也不一定扛的出去!筆直速球但沒有"球質重"的感覺,嗯....中職好像滿多的!
嗯 球質重以前兄弟隊有一個洋將 巴比諾 後來到日職發展多年~~球質當時在台灣真的很重!!以前四大天王,感覺就陳義信 跟黃平洋球質輕一點,謝長亨球質也算重的那個愛妹妹的小曹,感覺空有球速,卻感覺球質很輕,經常沒打中球心,也飛很遠~~
之前看過棒球雜誌有球迷問過關於尾勁這問題,當時那棒球雜誌的回答是,尾勁代表球的位移,位移越大也就代表球的旋轉是越快的,相對的球質也比較輕,被擊中的話,球通常會飛比較遠,像卡馬曹救是這類型的,相對的球的位移比較不大,球的旋轉也沒那麼快,球質就比較重,擊中也比較不容易飛的遠,我個人是覺得挺有道理的!!husky23 wrote:個人對於尾勁的另一解...(恕刪)
全民超人 wrote:這就是所謂的尾勁嗎? 應該說是「竄」,台語叫做「酸」,到了打擊區還會竄的速球,擊球點比較不好掌握。hsu0523 wrote:凃鴻欽的直球就有上飄的效果 火車頭的曲球才猛,狀況好的話,球速大抵是目前中職一些三線投手的速球球速。
飛天又遁地 wrote:當時那棒球雜誌的回答是,尾勁代表球的位移...(恕刪) 嗯,的確是這樣!但說真的"尾勁"這詞很難去定義!更準確的只能用在直球(速球),球近本壘板後無明顯飄移,或是近本壘板以後球不規則的向左、向右、向上小幅變化!(不是按照原本直球軌跡且位移量小於變化球)至於變化球的的位移程度大小,小弟解讀為"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