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體精神都一樣。
這次世運空手道比賽屬於WKF(World Karate Federation)體系的比賽。
WKF主要傳統四大派組成(松濤館、和道流、剛柔流、系東流,台灣四派都有,但以松濤館為主流),
四派創始人都反對任何形式的對打比賽,頂多是是練習時採用約束組手。
倒是徒子徒孫們想出各種競技模式,逐漸演變成現在WKF的比賽模式。
最早對打要求的是「吋止」,手腳必須在接觸對手前停下並迅速收回。
後來稍微放寬變成點到為止,接觸到對手時就必須立刻收回。
現在更放寬一點,只要不要「過度接觸」即可。
比賽是得分喊停,雙方重新來過,三分鐘搶六(看誰先得到六分,或是三分鐘到比分數)。
攻擊頭部通常可以一次得到兩分,但是頭部攻擊的「過度接觸」標準也更嚴格,
往往會一次精采的頭部攻擊,結果沒分數還被記一次犯規。
把對手打暈了,不管是拳頭或是腳踢,幾乎都會被判定「犯規失格」。
「失格」往往不止該場比賽輸掉,甚至是直接在該次賽會除名(發生冠亞軍決戰時,連亞軍都沒了。)
可是印象中被打昏的也會被判定「倒地十秒失格」(

被認為最激烈的比算形式算是極真會館體系的Full Contact Karate,拳拳到肉,以擊倒對手為目標。
但不能以手攻擊頭部
(裸拳的比賽一般都會禁止以裸拳攻擊頭部,包括娛樂至上的日摔、美摔,除了剛開始幾屆的UFC除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