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詠春VS泰拳...正式比賽誰比較強??

goodversion wrote:
以小博大,那就要像李...(恕刪)


速度論點是有道理的
只是立技世界中除了速度以外還有空間這個要素必須考慮

身體大的佔的空間較多, 當然理論上比較容易被打中
但現實上同時也比較容易妨礙對手身體運動所需要的空間
也就是說身高手長的人同時具有射程與面寬的優勢

這就會差很多了

另外同時有一個互擊的狀況必須考慮
速度再怎麼快也不可能讓自己可以打完一拳的同時閃過來拳
至於counter punch那就像highlight裡頭的精彩鏡頭一樣, 很少有機會能發生
不值得被拿來當作一種"可使用的"技巧

這兩大因素可以推論出在有同樣技術的前提下小無法勝大這個真理

我們是小個子民族因此希望小可以勝大的心情我能了解
但事實是, 全世界衝擊性格鬥技都有分量級
即使當初沒有, 後來也都會有
bajiman wrote:
我們是小個子民族因此希望小可以勝大的心情我能了解
...(恕刪)


我沒要你了解呀

bajiman wrote:
速度再怎麼快也不可能讓自己可以打完一拳的同時閃過來拳
...(恕刪)


好啦好啦,你我觀念不同,而且打了那麼多字,就看的出不了解我最後那句話的意思 ...
也跟我想講的事情有出入.........


重量真的差別很大
光看拳擊就知道

重量級的選手和輕量級和羽量級的選手
兩個量級的選手,光看他們出拳的本質
差別只有大…輕量級都要打到裁判決定勝負
但重量級的,都打不到九回合,通常都KO的勝負

看看泰森180cm 100公斤的體重,那種出拳之強
我看160幾 50多公斤的拳手,同樣是他們量級的拳王…
差別明顯


階級名稱 體重(Kilogramme/Kg)
超重量級(Super heavy) 91kg以上
重量級(Heavy) 81-91kg
輕重量級(Light heavy) 75-81kg
中量級(Middle) 69-75kg
沉量級(Welter) 64-69kg
輕沉量級(Light welter) 60-64kg
輕量級(Light) 57-60kg
羽量級(Feather) 54-57kg
雛量級(Bantam) 51-54kg
蠅量級(Fly) 48-51kg
輕蠅量級(Light fly) 到48kg
蚊量級【只限於Jr.】(Mosquito) 到45kg


"鬥雞"裡面高手很多
連跳舞都可以練拳
所以的確是看人為主
goodversion wrote:
我沒要你了解呀好啦好...(恕刪)


你要不要我了解, 我並不關心
因為, 我只是個討論者
地位不比你低也不比你高

肌肉跟風險有什麼關聯性
我並不太清楚你的意思
但如果照過去那種負重運動的訓練模式
確實已經有很多統計數據證明它會造成關節過度磨耗
也因此現代肌力訓練傾向於將重訓與動作調整分開訓練

用中國武術的說法
就是把功 和法 分開訓練
dnalvqrq wrote:
蠅量級(Fly) 48-51kg...(恕刪)

原來蠅量級是這麼回事,
終於解了我深藏多年的疑惑,
原來其實我是隻蠅…

哈哈,大家研究研究七傷拳啦,
要怎麼打才能打到一拳七傷哩?

其實棒球界其實也有傳說中的七傷球。
好比說…屁股的肉肉不夠力的時候,
投球會把手投壞。

難不成伸卡球正是七傷球?

啊那打拳咧?
其實不帶手套的比賽也是有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NOU8gzOW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XJzE-vXH7Q
泰拳那類的打法可以搜尋Myanmar Lethwei緬甸拳
只纏手綁帶而已

中國功夫目前只找到那個影片,不好意思.其他版友如果有影片的話也請幫補充一下

其他武術這類型的比賽也很難找,MMA雖是露指拳套但我是認為也可以算是了

而且YOUTUBE也可找的到早年規則更開放時的UFC


不過搏擊還是要有適度的底限規則才會好看,有可看性.
ESP123 wrot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eS6tE9RhIg


傳說中的一戰... 竟是如此令人失望
或許正因為它如此令人失望才造就了梁金的盛世...

還是很失望...
ESP123 wrote:
泰拳那類的打法可以搜...(恕刪)


巴西 現在還是有無拳套比賽

戴拳套強的 無拳套也會強

絕對沒有啥 只有無拳套 一擊必殺

戴拳套變弱雞的道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