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原來大聯盟的實力不過如此

goodversion wrote:
沒要為誰保存顏面,這...(恕刪)

原來這種短期賽,有足夠的準備,任誰都能打贏誰。
長知識了!
阿克鐵克特 wrote:
對呀!這當中一定有什...(恕刪)


這個誤會我想,非常之大
mkl29 wrote:
好嗆喔...好怕喔...
承認自己膚淺就好
膚淺的人往往只看表面
有自知之明是好事



哈哈,講兩句道理變成是在嗆,有沒有這麼脆弱啊,年紀還小是吧,
論壇不是年幼的人該來的,快回幼稚園玩沙去,
有自知之明當然是好事,
謙虛是種美德,只有半瓶醋程度的人才會響叮噹的說別人膚淺
alfredodeng wrote:
說真的這次美國 多明...(恕刪)

這算是??藉口?理由?有人叫他們不能派最佳陣容來嗎?
ffeot wrote:
不過厚,說真的,MLB 真的要玩的話,提前集訓幾個禮拜,再找幾個金手套安打王全壘打王來的話,真真正正弄個夢幻隊伍,其它國家不要被10:0 完全KO就不錯了


哈哈,不知你憑什麼說以上這些話??
憑你的感覺??那都讓你說就好了啊,
連兩屆精典賽以mlb球員為主要陣容的美洲各隊都沒有打進決賽,
你的以上論點看起來嘴砲成份頗高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所以版主的說法
很讓人不認同
同為棒球的國家
是不應該這樣子說美國隊實力很差
只能說他們太自以為是了


我從頭到尾也沒說很差,
只是看看這兩屆的比賽結果,mlb的水準也就跟日職或韓職一線球員差不多而已,
電電中華隊中國隊措措有餘啦,但跟細膩的韓日球風相比完全討不到便宜,
一不小心也是可以輸韓日一脫拉庫,

WBC在我眼裡,不過只是MLB想稿成FIFA World Cup一樣
目地不過只是想賺錢,看看全球看足球的人口
再來比較看棒球的人口,差多拉,只是台灣足球人口不多
MLB一心只想賺錢,只有美國當地賺的是不夠
想利用高額比賽奬金,當成一種行銷費用而己
美國隊裡的MLB選手,只想輕鬆打而己,要回家春訓拉
春訓才是重點,WBC只不過是出去玩玩幾場球而己
看看春訓熱身賽的入場人數和去看WBC的人數(美國比賽場地)
就看得出來,根本是一場不受歡迎的比賽,
美國三月瘋NCAA~~美國人誰要看WBC啊~~
不過到是亞洲和中南美洲,看的人應該不少
各國本來的運動風氣就不太相同
八年前去德國出差,和當地同事聊天,聊到運動
他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棒球,他們只看足球...

walakaho wrote:
哩碼幫幫忙!

大聯盟的選手,現在身體還在冬眠咧!

有學過運動生理學的(唉...只有專業運動員和體院以上的學過吧)都知道一年的訓練計畫必須隨著最重要的比賽設計。

分成訓練期、調整期、比賽期、休養期等等....

現在,最多就是大聯盟球員的調整期,台灣的球員為什麼損耗這麼嚴重?因為我們的選手只有兩個期:比賽期和



哈哈,還冬眠咧,當球員是蛇還是爬蟲類啊,
好啦,就算是還在調整中啦,日本韓國的球員不也都是職業球員,mlb還在調整,他們就不用調整??
賣場車手 wrote:
原來美國人真是太白痴了.還花那麼貴的門票看大聯盟比賽.
原來世界各國頂尖棒球好手也太笨了.還要千里迢迢跑去大聯盟測試.然後從1A.2A開始熬.
原來ESPN也太多閒錢了.還要花高價買海外轉播權.
原來洋基老闆也太凱了.A-ROD這種實力還要花二億七千萬美元續10年約.

原來古井也太高了....小蛙蛙看不到藍天於是如此說.


實力輸日韓就沒有可看性了??人家當娛樂不行??
美國愛看球賽成癡,連大學間的友誼賽都可以滿座了,
花個小錢去看場球賽只是不愛運動不看比賽的台灣人覺得奇怪,
美國人可是把這個當喝杯下午茶一樣平常的事看待,
至於你講的那些什麼轉撥權簽約金什麼的,我想沒看精典賽還不知道,看了才真覺得洋基真是當冤大頭了,
今天美日之戰jeter那種身手還被稱為洋基先生,
花了那麼多錢,全mlb花最多錢的球隊,去年連季後賽都打不進去,
所以洋基老闆當冤大頭也不是第一次了,你不用刻意提醒大家,

看完大大只能說跟....
大大的回文跟這篇好像
誇張的立保保全公司違規停車執勤中可以去買飯糰??護送飯糰 ..

像在哪...永遠都不會接受人的意見,只會往死角鑽..

我想問一點而已
前幾年忘記哪一年...

有一次中華隊打贏日本隊你的看法...???

我記得那一次打贏
我身旁的朋友都說 人家日本派二軍,而我們派一軍(有誤請更正)

那一次日本輸好像也沒放在心上吧.......
- -那一次贏,我身旁沒有半個朋友說 日本實力爛 超爛 爛死了....
只有說 日本是派二軍,我們打贏算是運氣好....(二軍還是有訓練過的喔)

拍謝 我的資訊很落後所以有誤請發文更正吧

以上是個人見解拉 有偏題不要打我CC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