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也只有一日迷會有是不是過譽了這種疑問吧選手本身甚至長期關注該項運動的會不知道打的是什麼性質的賽事?會不知道對手程度在哪或有哪些強的選手的沒參加嗎...乾脆說打全中運金牌沒啥了不起大專杯金牌也沒啥了不起因為還有更強的不能打或沒來打算了
對運動員讚賞是必要且應該的, 其實沒什麼過譽問題, 只是台灣一看到獎牌數就真以為我們過去沒拿牌都是假的一樣, 會以為拿牌是常態, 然後不斷自我催眠開始在網路上發表台灣人好棒棒,只有二千萬人口也可以打敗中美俄歐等大國.但仔細看裏面真正含金量高 (假設以歐美為主流的觀點, 田徑,游泳,体操, 足球, 籃球, 網球是主流),我們拿手的滑輪, 武術, 跆道,舉重, 桌球, 羽球, 棒球等都不是主流,這三個是我覺得最值得的(1) 標槍破亞洲: 這也是官方網站會特別介紹的, 奧運就看當時其他選手的狀況(2) 鞍馬 : 在奧運有機會得個人項目(3) 百米: 破全國很棒, 亞洲紀錄是大陸選手, 但東京奧運時年紀已大能否保持顛峰還不知, 而日本則有幾個的最佳紀錄都低於10.20, 這還只是跟亞洲比, 其他歐美黑人, 這段时間都是在調整讓自己在東京奧運時好表現,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世大運我們跑10.22可拿金牌的原因,因為別人不是以世大運為目標.
你可以叫我JERRY wrote:中華隊世大運是不是過...(恕刪) 其實這樓看了幾天,很多人很多重點都在於穿金戴銀這件事,這也是台灣陳舊教育制度下造成的目前最大的問題,唯「牌」是圖!只有大比賽才是比賽,成熟的國家體育養成是對於選手「態度」的養成,不管大小比賽,不論輸贏,態度都是第一考量,態度!態度!!態度!!!為什麼這次看到很多比賽連前三都沒有還是讓人振奮?因為很多人看到選手努力的態度!!!相較於被許多人痛罵的「國x」「x球」(<=很多慈母啊…)其他很多比賽更是讓人「感動」和「精彩」多了。希望愈來愈多人欣賞的是比賽的「過程」而不再是「結果」論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