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thegolfer wrote:
Me and my repl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Yani Tseng.
Plz do not mislead ppl here.
Where, when, and how I defended golf by supporting her?
You misunderstood the article from Yani, and meanwhile you misled ppl here.
Plz read harder, for crist sake.
....(恕刪)
我無意誤導視聽
請你自己回去看看前面, 是你先回我的文
我發文是在批評曾家人
你引用我的回文說我比"記者還記者"
這跟高爾夫運動何關?
我批評曾小姐, 就是我誤解了高爾夫嗎?
曾小姐的新聞稿我完整的看過了
我不滿的是記者會的內容還有他父親的說法
你怎知你對曾氏的認知就是正確的, 又從哪裡知道我"誤解"了她的文章?
從頭到尾我有發文批評高爾夫這項運動嗎?
你針對性的回文, 所為何來?
Who should read harder?
Paulthegolfer wrote:
You dunno nothing on this issue.
And, you do not understand golf.
At least I know more about golf and its spirit, you DON'T but you have lots of wasting opinions and mislead ppl here.
I'm glad I got your attention, thanks.
oh, btw, you are the one should give yourself a break.
I don't wonna waste my time....(恕刪)
你對我一無所知, 僅依我對曾家人的看法, 就判定:
1.我對高爾夫一無所知 (我的確是打的很爛)
2.對高爾夫的精神一無所知 (對我而言高爾夫就是運動的一種)
3.提出沒意義的看法
4.誤導視聽
you got my attention because your reply is very rude
浪費你的時間不是我的初衷
我不覺得在這裡發文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那哪個行業又不辛苦阿
曾小姐當初領的獎金馬上就想到捐助大陸同胞
台灣政府有抽到他一毛稅嗎
所以他去當大陸人也是剛好
職業運動本來就是靠自己
什麼該重視什麼不該 這都是市場機制
棒球為什麼變國球
那是因為一直以來這是唯幾可以打進國際賽事並曾奪牌的運動項目
如果有600美金可以花 建議多扶持這次表現好的項目
舉重我看大家也忘的差不多了吧
高爾夫 還是靠自己吧
goodversion wrote:
運動是一種國際化的東..
再說一次,一個電視台買下一年的LPGA轉播權就225萬美金了,
你........有看到這個效益嗎?(恕刪)
能賺錢的東西太多了, 賭博, 特殊產業, 毒品 等. 有沒有看到這個利益? (抱歉舉的例子粗俗)
大家知道出產許多金牌運動選手的是哪些國家, 超多都是極權和共產國家.
他們的運動選手幫國家出名了也得到國家贊助~然後呢? 羨慕! 請過來! 然後呢? 再請更多他們的好選手.
他們的國家因為這樣更棒更出名更好? 打腫臉充胖子
運動選手因為有人捧所以把自己想成是造福大眾喔!!!沒有不行喔.
飽暖思淫慾~只要有人捧那運動員就有錢賺~運動員表現越好那捧的人就被娛樂到~就會花錢形成循環,
那要問問大眾有甚麼可以娛樂大家的~都可以來做"效益"啦.
那運動員有甚麼特別貢獻, 能自High還賺大錢了不起, 但比起其他娛樂大家的沒比較特別.
娛樂大眾的要有小丑的臉皮高貴的自尊~但絕不能有自以為神的態度~
realopen wrote:
能賺錢的東西太多了, 賭博, 特殊產業, 毒品 等. 有沒有看到這個利益? (抱歉舉的例子粗俗),...(恕刪)
其實你也知道那是種粗俗的例子
那為什麼我們至少有一個"正當"的方式,走出國際,
也會有經濟效益,也不是沒球場,也不是沒辦過,那什麼不做呢?
我也不認為誰自認為神,那多是媒體下的結果,
職業運動有他的附加價值,而且非常的多。
而且絕對比地下經濟來的正當合理。
運動不只是運動,而且先進國家拿金牌也不在少數,並非一定要學集權國家,
奧會也把體育定為和平外交的一環,
戰火下的國家都知道那是一個把自已脫離不利的政治環境的一種功具。
再說,經濟活動是在於現金流動快速,職業運動也是有相同的功能。
我們有這機會,可以雙贏,而且絕不會石沉大海,是值得去試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