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haine wrote:原來一年多來每天在騎(恕刪) 是阿,美國這家獨角獸認真來看其實是台灣幫她變大的。現在期美已經被買走了,所以故事可以說清楚。Peloton 一開始只是在Kickstarter 提出飛輪車上安裝大螢幕然後搭配直播課程概念,車體設計是非常雛形的階段,可以說是根本不能騎,後來創辦人John Foley跑來台灣的國際用品展尋找能協助生產的廠商。那時國內最大的專業廠就是期美,和傳統國外的運動器材商不同,他們沒有足夠的現金能讓製造商開模生產,但期美剛好那時經過金融風暴及大陸搶單的問題,所以冒險接受邀約開模生產。但問題不簡單,Peloton 的車型是由兩片鋼材壓制,中間再焊接起來,與一般的飛輪車非常的不同,另外原始的設計對於阻力感測等都還沒有完整設計,後來經過了結構師及機電部的協助才完成最後的設計。簡單來說Peloton 是靠著Tonic 長大,Peloton 也沒忘記回饋就是了,花了4,740萬美元收購了資本額2億台幣的製造廠。為整個故事增加了神奇的亮點。還有很多國內飛輪車的逸事,等有空再來說囉。
gregliu wrote:是阿,美國這家獨角獸(恕刪) 真的是很令人感到驕傲的故事,台灣的廠商只要願意創新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不用害怕大陸低價抄襲搶單。說實在我也十分期待未來有中文或是專門開發給亞洲地區的特有軟體內容,使用一年來我覺得P牌成功的秘訣真的是在於豐富的內容與精心建立起的社群感, 如同他們的CEO説過,他們想做的是健身界的netflix. 未來不管有沒有買硬體,使用者還是會因為內容與在社群中找到的歸屬感而繼續按月付錢。最後還是要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