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醫師因為在美國受教育+訓練的關係,在某些醫材上需求的認知也許跟其他醫師不同
他會盡量有類似產品的廠商,希望可以為病人減少開刀後的不適應
(像一萬八的冰桶+約一萬的醣釘~就差不多是和其他地方的差價了)
除了體內多一根自費釘子之外,其實其他的醫材都有可以取代的東西
不管哪個醫師開刀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有認識其他的醫療用品相關,也不一定需要訂製高額的護膝。
其實前十字韌帶不算很大或是很高風險的手術,復原狀況也都依個人情況有所不同
主要是定時回診和術後積極復健,主治醫師是誰似乎不是絕對的要素
而且.....也沒有醫師會故意想亂搞病人的腳吧 = =
https://linktr.ee/Feng_Jen_Wu
板大算是很幸運 現在有01網站又有高速網路可以使用 很棒呢
我是約六年前手術的 也是馬醫生動刀 非常感謝他 非常好的醫生
當時我是用我的SAHRP超級無敵薄的電腦(水貨)搭配當時的PHS+PHS上網套件
速度呢64.4K吧 還不賴啦 起碼不會無聊 聊聊天 上上YAHOO還可以
動手術似乎沒啥 但是復健是條漫長的路 樓主要多加油 千萬要好好做 不要怕痛 特別是手術過後的三個月算是黃金時期 好好做絕對可以恢復的 我是比較不怕死啦 復健五個月後 就偷跑去打球了 哈哈
但都只敢投投外線 現在打球或其他運動都沒問題
不過打籃球的爆發力與肌耐力跟以往差很多 彈性似乎是沒啥差 可能六年後的我也三十好幾了 老了的關係
這證明股四頭肌真的要好好鍛鍊 有控多鍛鍊 現在流行期腳踏車 他是最棒的復健
多加油 重新站起來唄
jonesliu wrote:
我是 "後" 十字韌...(恕刪)
不過我是給長庚的徐郭堯醫師開的刀,
咱們的國手蘇麗雯也是給他開的刀,
我是因為摔車受的傷,
當時也是不確定怎麼了,
給徐醫師看的時候,
他當時就判斷應該是前十字韌帶受傷了,
詳細要先去做核磁共振後才能確定,
確定後,
當時我並沒有馬上開刀,
我是隔了兩年多後才開的刀,
當時其實是很緊張的,
徐醫生是個很風趣的人,
他一直安慰說,
這只是小手術,
不用擔心~
開完刀,
隔天你就可以下床走路了~
別擔心,
確實,
開完刀後,
護具調整好後,
就可以下床走了~
傷口也很小~
到現在也快十年囉~
去年,
我一個學弟也是前十字韌帶斷了,
也是去給徐醫師開刀,
我和他一起去給徐醫師看,
現在的手術更進步,
以前我開刀傷口跟版主的一樣(兩個洞再加一刀),
我學弟開完,
傷口只有三個洞而已,
復原得更快了。
其實徐醫師說,
開完刀的復健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決定你復原程度的關鍵,
所以版大,
復健動作是一定要做的喔~~
12/1住院
12/2開刀
手術完就穿上支架+冰敷袋
下午的1點半進去手術室
回病房時已經約下午5點多了
不過我當天晚上就拿著柺杖去尿尿了@@
畢竟一個好好人叫你拿著尿壺在床上尿真是.........

12/3
隔天我也開始拿著柺杖走來走去了@@
手術的腳也可以彎曲約90度了(用復健器作...一般人第一天60度)
而且我發現我可以單腳站立(危險動作勿模仿)
12/4的時候
復健用一台輔助抬腳屈膝的機器在作......90度可以出院...我做到120度
本來要做的抬腿運動也不用作了...因為不用練習就抬的比住院醫師的頭還高了

12/5
出院的前一天...
醫生問我腳會不會痛....
我說...除了手術完當天晚上麻醉退了很"酸"痛以外......
都不會痛
而且當天我還請假外出喝喜酒

12/6
當天是我生日....出院慶生
而且醫生已經允許我不用拿柺杖(其實我都假裝拿著...因為很不方便)
----
這幾天
想說腿大概都消腫了
就來想看看患肢萎縮多少....
不量還好......
一量還以為自己眼花
我的患肢.......以健康的腿還壯....
粗了1~1.5公分......真是...

我是給馬偕醫院的盧醫師開的(馬偕是在淡水開...台北院區骨科沒病房....哭哭)
剛才又量了一次腿圍
發現小腿是有比較小沒錯
不過膝蓋以上......比較粗也是真的

對了如果你想知道我開刀的過程可以看以下這兩篇吧

決戰爆炸膝-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2(隨時更新中)
決戰爆炸膝-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精簡版)
還有~
上上禮拜(12/10)我去拆線的時候
醫生已經將我的護具調整為45度....
不過我後來偷偷調到60度..因為走路實在太難走了

fq wrote:
覺得右膝伸直彎曲時,有一點卡卡的...(恕刪)
--------------------------------------------------------------------------------------------------------------
小弟我 2008/7 也做了前十字韌帶重建 , 復建後也發現上術情形 ... 於是上上星期又去做關節鏡的檢查 , 醫生是發
現關節部份有一些些增生組織 , 便把它處理處理 , 現在感覺已經好很多了 ... 若是其他朋友有類似情形~ 或許可以
.
再做個關節鏡檢查 ! 反正跟韌帶重建的手術相比 ... 關節鏡手術跟小兒科一樣 ~~~
我是給台北榮總的黃東富醫師開的,隔壁床也是開 ACL,從南部北上求醫,他是給有名的馬筱立大夫開的,術後狀況也很不錯。

感覺上,這兩位大夫都很不錯,細心,負責,開刀當天一大早,都還到病房跟要開刀的病患交代注意事項,可能是盛名所累,求醫病患爆滿,要給有名的這幾位醫師開刀,都得耐心排隊,我是等了四個多月才排隊輪到我。
或許是看我比較有本錢空腹吧,開刀當天等到傍晚五點才被送到開刀房,採半身麻醉,負責麻醉的醫師很和氣而且經驗很夠,下刀移入恢復室時,還特別交代護理師,要特別注意我的體溫和心跳率,果然,退麻醉時,體溫狂降,心跳低於40,但是烤燈和電熱毯早已準備好,所以沒什麼事。
離開恢復室回到病房已經快晚上十點,隔天早上黃醫師準時查房,說戴上護具和拐杖,當天就可以下床走,我請住院醫師幫我聯絡廠商送來護具戴上,跟護理站借一副拐杖,中午就從中正 18 樓溜到 1 樓美食廣場門口的便當攤位買午餐。

開刀後住院的那兩天,就在榮總裡面到處逛,只是覺得肌肉有點痠痛,膝蓋的感覺反倒還不錯。
開刀後第三天就出院,因為護具的限制,腳還不能自由伸屈,但是已經可以到處走動,上下樓梯,不需要拐杖。出院時黃醫師特別交代,拆線前的這幾天傷口嚴禁碰水,因為我的腿部肌肉夠強,可以走得穩,應適度走動,避免肌肉萎縮,日後做復健可以恢復得快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