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明時期和田宮謙次郎時期的球隊球風差很多,不變的是都猛操王牌,前有黃平洋,後者有洋將多力。黃文博算是運氣比較好的投手,因為球隊分工細膩了,也就逃過被猛操的命運,後來回到中信表現不佳,一度傳出味全想要交易回來....
印象中林易增是在呂明賜交易案中自願去象隊的,所以龍迷應該是以不捨的心情居多吧!只可惜呂大砲回台變小砲,配上陳大順兩個,除了當門神以外好像沒啥其他的用途。
張見發是在"蜀中無大將"的情況下被推上先發,印象最深的就是職棒雜誌的照片注釋"看我帶著微笑三振你"~~林光宏也是還不錯的本土投手,感覺當初都是以本土第二第三號投手的角色來使用,但是總是沒有很亮眼的成績,後來就變成長中繼角色偶而客串先發,某一年林光宏第一場先發就被打爆,當下防禦率好像飆上一百多...
坎沙諾也是印象很深的洋將,在台灣打的嚇嚇叫,還扛起第四棒的責任,後來有另外一個洋將來台灣後,說坎沙諾的等級在中南美洲只能打1, 2, 7, 8棒,結果後來那個洋將走了,坎沙諾還在,真忘不了他站上打擊區睜著瞳鈴般大眼睛的表情。還有最佳一二棒大帝士與法蘭克,球評曾經在轉播的時候稱讚法蘭克,因為第二棒要理解第一棒是否要盜壘,來進行掩護性的揮擊,打帶跑,或是不要揮棒避免跑者白跑一趟,當時他們兩個的搭配非常的成熟,默契超好,往往第一局就給對方投手很大的壓力!味全的游擊手都以外籍洋將居多,本土的洪正欽一直沒辦法站穩先發,打擊是個重要的原因,有一年找個一個洋將湯興佐,結果他在國外都是二壘手,當年的守備率真的是慘兮兮(打擊率也是)!看到兄弟的葛雷諾很厲害,就找了他弟弟麥雷諾,結果差一個字差很多....XD。直到後來許聖杰加入才算是收復了這塊失土。
曾經在田宮謙次郎時期有引進洋捕手,叫『鈴木俊雄』,身材高大,只是打擊火力普普,當時超懷念陳金茂的。後來葉君璋加入味全,第一年剛開始蹲捕還需要常常看休息室的暗號,後來才真正發揮配球功力扛起捕手重任。
張泰山十局代打對上當時統一的救援投手百力,轟出生涯首支全壘打,看到他現在的頭髮真是感嘆歲月不饒人...(遠目)
我自己第一次進入球場看球就是三商對味全,在舊台北市立棒球場,最後味全救援投手『狄姆』(私底下稱他為"豬母"的機率較多,要台語發音喔)被陳正中打出左外野再見全壘打,當時我就是坐在左外野,看著小白球往觀眾席飛過來的心情,真是難忘啊.... (菸)
這是個邪惡的地方,
充斥著資本主義的邪惡因子
還違背了中國人(現在要講台灣人)
的勤儉美德,
惡魔啊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