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各縣市其實有不少馬場可以騎馬
不過似乎有騎馬經歷的不多
所以我在此分享自身騎馬的經歷
首先是許多人關心的費用問題
有些人似乎認為騎馬是一件很花錢的事情?
以我去的馬場為例
單堂課大約$1800
時間約45分種
如果買的節數較多價格會比較低
像我每個禮拜騎一次
平均一個月$7500
所以這樣的價格算不算很高?我想是見仁見智
至於配件部分,穿在馬身上的馬場會準備好
穿在人身上的,我主要是買迪卡農的產品
必要的有頭盔、馬褲、手套和馬靴
這些物品入門的單價多在幾百元到2000元以內
而且是一次性的支出,所以應該不至於造成太大負擔
錢的部分講完了,再來是課程部分
原則上是一對一教學
一開始會先教坐在馬上的姿勢,習慣馬慢步的感覺
接著開始練習打浪,在將來的課程裡會有大量時間在打浪練習上
對初學者而言姿勢很容易跑掉,所以必須不斷調整
同時會教如何讓馬行走及停止
原則上前幾堂課都是教練牽繩馬繞圈的方式練習
之後教練覺得學生可以後會解開繫繩,練習自己騎馬繞場地走
這時會教如何控制操作馬的方向,還有在場地中要如何走
這時主要是快步和慢步穿插,我目前學到這裡
在個人感覺上
首先一定要買手套和安全帽
當初第一次上課時,打浪太過緊張,全程緊握安全繩
導致手擦傷,所以對初學者而言手套是十分重要的
再來是安全帽,雖然騎馬大致是安全的,且地面是鬆軟的土壤
但從馬上跌落還是可能發生的,像我就曾摔過兩次馬
還好沒有受傷,休息一下便重回馬鞍
因此安全帽是必備的
另一方面,快步的感覺非常的震,學會打浪及壓浪之前會有一段辛苦的過程
而壓浪又比打浪難,但打浪僅適用於快步,若要進到跑步則必須學會壓浪
之後當教練放開繫繩讓自己繞場地時
若是慢步倒也沒什麼問題
但若是快步,這時就會讓人手忙腳亂
因為控制馬方向,除了韁繩之外,腿的輔助更加重要
而要讓馬持續前進,腿一樣要不斷給馬匹提醒
這時來要加上打浪和維持姿勢,可能需要花上較多時間才能熟悉
以上是我學習騎馬的經歷
因為疫情的影響,已有一段時間沒去騎了
希望疫情快點結束,這樣才能再回到馬背上
也希望這個分享能幫助對馬術好奇的人
剛剛突然看到幾年前每週用好幾次的的馬術裝備,感覺應該再去騎馬
馬術真是不便宜的運動
我買Samshield安全帽,兩萬多
馬褲九千多,上衣也好幾千兩三件
義大利的長馬靴,快兩萬
摔了會炸裂充氣的防護衣,一萬多快兩萬
馬鐙一萬多...
最貴的是.....障礙馬鞍.. 二十五萬
其他如馬鞭倒是便宜
後來2019年太忙就沒去了
2018年差點買馬,看上一隻西班牙馬240萬,可惜但又好險沒買下去
我騎馬前後花了七八十萬吧... 騎到讓馬快跑、障礙40cm,也跳過一次60cm
當時可惜沒繼續跳110,半途而廢有點可惜, 跳110就有機會當教練
當初,只是覺得騎馬很帥,有點錢了,要玩這種昂貴運動也不是個負擔
現在上五十了,其實騎馬也不算晚,奧運馬術很多五六十歲的選手
過幾天要出國一週多,或許下個月再去馬場看看,快跑應該沒問題,不過跳躍....要看看肌肉記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