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頸椎手術的疑問~

我想這是許多人不願意去面對的事實
而我卻偏偏中了頭獎(為啥買大樂透都沒中過...)

晚上不好入眠,左手痠麻
左小腿到腳掌也是痠麻
頸部兩側總感覺緊繃

這些症狀已經困擾小弟2~3年
一開始小弟很勤跑復健,不過一直都毫無起色
在這之後就轉往大醫院作檢查

經過X光跟MRI的拍照後
頸椎一節的椎間盤有突出而壓迫到神經

小弟想請教是~
現在頸椎手術有分那幾種?
若要自費大約多少?(小弟不考慮健保給付,因為後遺症很大)
這些置入人體的人工裝置材質?
後遺症?

煩請專業鄉民和親身或親朋好友有過經歷的大大能替小弟解惑

小弟在此先感謝了~~



2010-08-08 10: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疑問 頸椎手術
我是有動過手術
不過我是動腰椎
記得有分傳統式和顯微?忘了= ="
傳統開刀疤痕比較長
我的是較新的,刀疤只有4公分

至於費用我就不太清楚了
人整個都快瘋掉了沒去注意這部分...

但是我沒有植入那個人工軟骨
醫生是說大部分的人都不用
但是腰椎和頸椎的差別我就不清楚

至於後遺症的話..
現在我的腰就是比別人脆弱囉
是可以打打球還沒關係~
因為我是突出兩節
只有把一節的"挖掉"
另一節比較不嚴重
才沒理他
但現在有時候也會感覺腳麻麻的

當初醫生也有說
這種手術
如果單存把突出部分挖掉
復發機會很大..
可以不開就不要開

開刀是最後的處置手段
poision-x wrote:
我想這是許多人不願意...(恕刪)


關系到要開刀,就多看幾家大醫院,不要只看一家囉!!!!!!


強遠一號竿 wrote:
可以不開就不要開
...(恕刪)


同意 能不開刀就不開刀

幾年前 我媽摩托車車禍 醫生說要開刀 也很猶疑 後來將電腦斷層檔轉給當醫生親屬看過後

決定還是要開刀

除了 病房 輔具 等其它費用外 最大支出 是二個醫生推薦的自費鈦替換金屬 共花了十二萬

還好 這兩三年都沒有副作用

給你參考
poision-x wrote:
我想這是許多人不願意...

小弟想請教是~
現在頸椎手術有分那幾種?
若要自費大約多少?(小弟不考慮健保給付,因為後遺症很大)
這些置入人體的人工裝置材質?
後遺症?
(恕刪)

你當這是切包皮
每個醫生都敢動這手術
用健保給付就後遺症很大
自費就沒後遺症?

頸椎的椎間盤有突出
要切掉骨頭讓神經有退路

後遺症?
沒有百分百好的

你是哪個節段 通常是三四之間 或是四五 五六
作法有三種
1.挖自己的骨頭 或是用捐贈的 把有問題的椎間盤清乾淨 讓他不會壓迫到後側的神經
然後把骨頭放進去 維持原本的椎間盤的高度 省錢但是很痛 而且效果如何我不太清楚
2.用自費的椎體支撐器 融合型的 作法一樣 只是要花三四萬
3.用自費的活動椎體支撐器 這個大概就要20幾萬出頭了 好處是他模擬本來頸部的活動度
壞處是很貴 而且要看醫師的技術 如果六七 或者是比較二三之間的話 應該就不太需要裝這種的
PPAMW wrote:
作法有三種
1.挖自己的骨頭 或是用捐贈的 把有問題的椎間盤清乾淨 讓他不會壓迫到後側的神經
然後把骨頭放進去 維持原本的椎間盤的高度 省錢但是很痛 而且效果如何我不太清楚
2.用自費的椎體支撐器 融合型的 作法一樣 只是要花三四萬
3.用自費的活動椎體支撐器 這個大概就要20幾萬出頭了 好處是他模擬本來頸部的活動度
壞處是很貴 而且要看醫師的技術 如果六七 或者是比較二三之間的話 應該就不太需要裝這種的

我最近也有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三總的醫生說的手術方式也是以上三種,
前兩種是固定式的, 開刀之後等於那節椎間盤就沒用處了,兩節頸椎融成一節, 要帶護頸三個月讓骨頭融合,
而且有可能壓力會會分散到前後節
第三種是用人工椎間盤, 超貴約20萬...醫生說好處是不用戴護頸, 取代原本的椎間盤作用,也不像前兩種
造成前後節的壓力
我自己是不敢開刀啦.....
這個部份剛好我去年跟今年兩個同學都發生
一個比較嚴重是整個腿已經沒有辦法動
後來到台大去看
才發現頸椎壓迫到神經造成
後來從前面進行手術
就是前面挖一個動進去
我同學是裝人工骨頭進去
住院大概一個月
要帶頸圈半年
目前過了半年可以自行走路
但是如果比較長距離還是要使用拐杖

另外一位同學是發現手痲腳麻狀況
於是檢查也發現頸椎壓迫到神經造成
於是安排手術
他是在國泰醫院
他的手術是從後面直接開
所以傷口較大
住院大概一週多
我去看他時
他已經可以走路出來拿東西了
給你參考看看


PPAMW wrote:
你是哪個節段 通常是...(恕刪)


沒錯就如同p大所言小弟正是5-6節椎間盤突出
而p大所指出的三種開刀方式:
1.挖自己的骨頭 或是用捐贈的 把有問題的椎間盤清乾淨 讓他不會壓迫到後側的神經
然後把骨頭放進去 維持原本的椎間盤的高度 省錢但是很痛 而且效果如何我不太清楚

這叫做自骨融合術(應該是這樣,如有誤請指正) 健保給付,不過覆發機會很高


2.用自費的椎體支撐器 融合型的 作法一樣 只是要花三四萬

英文縮寫為"ACDF",椎間盤是使用 Bryan Disc 或類似的裝置植入(有誤請指正)
然後在用金屬片跟金屬釘固定在此椎間盤之間(若是患者較年輕可以不用加附這兩樣),缺點就是活動度會少5~10度
且鄰近的椎間盤或許會承受不正常的壓力

3.用自費的活動椎體支撐器 這個大概就要20幾萬出頭了 好處是他模擬本來頸部的活動度
壞處是很貴 而且要看醫師的技術 如果六七 或者是比較二三之間的話 應該就不太需要裝這種的

至於這個最貴的叫"Prodisc-c",此椎間盤為最新式
完全模擬正常椎間盤的活動度(無角度限制),且不用打金屬釘跟金屬片



感謝各位大大提供小弟的意見~
要挨刀誰也不願意,況且這也算是大手術
弄不好搞不好以後就要跟阿扁夫人一樣....
或是在床上躺一輩子~~
小弟也是經過天人交戰才下這樣子的決心
不去弄好的話只會更嚴重!!
現在就只能相信醫師的專業及技術(此位醫師在台南還算有名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