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東亞少子化之所以這麼嚴重是因為房價太高、收入太低,或是生活品質太差
也有人說是因為生子相應的福利政策不足,特別對於雙薪而言很可能沒時間
還有人說是因為現在普遍晚婚,所以能生小孩的時間變少且帶小孩的體力下降
以上固然都是原因,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就算我有房有車、年收五百萬且生活悠閒
沒有負債且與配偶都身體健康,好端端的也沒有理由生小孩啊
如果我有錢我可以做其他享受與投資,有空閒可以做其他有興趣的事情
如果我與配偶身體健康那也和生小孩沒關係
你說傳統觀念帶來的家庭壓力?如果我經濟自主、態度強硬,父母對我也無能為力
畢竟生小孩這種事要花錢、時間、力氣,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
或者衍生出相應的機會成本
既然即使各種條件都備滿足的情況下也實在找不出普世性的、能說服多數人的生小孩理由
那麼當實際上多數人仍舊在金錢、時間、體力方面有所限制的情況下,當然更沒理由生了
除非真的很有錢又真的對生小孩很有興趣,才會像馬斯克一樣生一堆
但這也只能算是少數人奢侈的愛好,在普通中產或小康人士之中沒有普遍性
因此我覺得人們不生小孩真正的原因可以總結成兩點:
1.沒興趣-對於有興趣的人而言他們願意犧牲其他的東西來滿足這個愛好
但對於其他人而言沒意義
2.沒利益-如果多數人不以此為個人愛好,那麼要人去生小孩,就得有利益去推動
正如同投資股票時,人們會去研究各種技術面與基本面,並購買自己評估能賺錢的標的
或者就像是工作,有些人做得很痛苦卻仍堅持下去,因為有錢能領
但生小孩能獲取什麼利潤?量化成金錢或購買力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畢竟從懷孕到孩子成年所消耗的金錢、時間、體力是很可觀的
如果沒能從中得到獲利的機會,我們幹麻浪費這些成本?
就算有房、有車、年收數百萬、夫婦兩人身體都健康,並不代表要浪費這些錢啊!
所以要解決少子化只有三條路可以走:
1.想辦法讓生小孩推廣成一種全民共同的嗜好(但不太可能)
2.想辦法讓生小孩成為能獲取利潤的事情,就像淘金熱一樣
更直白的說,如果養小孩到成年得花上花一千萬
二十年後好歹也要回收1600萬才算跑贏通膨
若不能 回收這些現金或等值的物品,那麼生小孩這件事就實在是乏善可陳
正如殖貨列傳所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讓不生小孩成為造成個人重大損失或嚴重威脅的事情(也不太可能)
因此我可以說,即便社會福利及國民生活品質都大幅提升
以至於能解決許多現在檯面上所謂的“少子化的原因”
要人們生超過人口替代率基本上是非常渺茫的事情
所以少子化的根本原因在於錢!
而且如果僅是負擔部分養育的成本還沒用,必須要有實打實的利潤才行!
否則就算是有房、有車、閒閒沒事、身體健康、年收數百萬的夫婦也沒有理由生小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