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人品差的,是不是脾氣也差?

最近那個車禍新聞
只因騎士擋在他前面
就開車追殺她!?

查老頭是大公司高層退休
會計方面的職務
(我猜也不可能是業務方面,
業務面要情緒控管佳才行,
想到之前台大宅王
路邊砍殺跟他分手的前女友,
也從事會計事務的工作)
2025-05-21 10: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人品 脾氣
我覺得剛好相反

因為人品差,又不掩飾表現在脾氣上

也有人品差,但是擅於偽裝

脾氣好也有人品差的

相反的,也有脾氣差,但是人品好

所謂忠言逆耳

人聽不下真話

只愛聽好話這種問題也有。
所謂的「人品」「脾氣」

亦可說是大腦神經網路參數建模之調性

人品 (Personality) 之語義向量空間可指向

大腦動態神經迴路線程激活函數特徵


傳統教育訓練出來的決策迴路

基本仍為有限理性滿意解

而非動態迴路線程最佳解

也可用 NPC 比喻

NPC 因節點參數激活劇本迴路

無自主反饋修正決策之線程路徑
不一定啦
選舉

感覺這老頭有機率救不回

2025-05-21 15:17
遇見更好的自己

老頭好像醒了

2025-05-21 19:02
也可從前額葉衝動抑制切入

若沒有進行大腦迴路動態切換

以情緒自動反應迴路主導

大概就會出現不顧後果之過激行為

前額葉功能退化

老年也是其中的因素

沒有覺知觀照穿越彼身的認知

自然是落入無明編程迴路
typetin

請說人話!病患不會再來光顧你。

2025-05-21 18:00
這不一定
人品之向量空間指向:將人格特徵對應至大腦動態神經迴路激活函數

傳統上,「人品」「人格」(Personality)被視為一組心理學性格特質的集合,用以描述個體在情緒、認知與行為上的穩定傾向。然而,神經編程與計算建模的進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解框架,人格不只是靜態的特質集合,而可被視為一個動態向量空間,其向量構成對應於大腦中動態神經迴路(dynamic neural threads)激活函數的特徵配置。所謂「人品」其實是多維神經參數在不同情境中驅動特定迴路模式的表現結果,人格即神經動力結構系統建模架構。


一、從特質到神經線程:人格的新理解

傳統特質理論(如五大人格模型)為描述人格提供了有用的語彙框架,但也存在以下限制:

將人格視為靜態屬性,忽略其動態可變性;

缺乏與神經生理機制的因果連結;

忽略行為在情境中的即時可塑性。


一個人的人格可視為其大腦中具時間特徵的神經線程(neural threads)激活狀態的總和,每一條線程代表一種在特定條件下會被引發的功能性迴路,其激活方式受到基因、早期經驗、創傷記憶與長期情緒反應模式的共同塑形。


二、人格作為神經線程向量的疊加結果

若以計算模型描述人格,可表示為:

P(x) ≈ Σᵢ wᵢ · fᵢ(x)

其中:

P(x):個體在特定情境 x 下的人格表現

wᵢ:第 i 條神經線程的激活權重(即習慣性強度)

fᵢ(x):該線程在情境 x 下的激活函數(即反應方式)


在此模型中,所謂「仁慈」、「易怒」、「沉穩」並非固定的性格,而是大腦中特定神經路徑(如前額葉-杏仁核迴路、內側前扣帶-島葉情緒感知迴路、獎勵預測路徑等)在不同刺激下的動態響應。


三、神經激活函數作為人格特性

每條神經線程都有其獨特的激活函數,此函數受早期經驗與神經結構影響,包含以下幾個特徵:

閾值(threshold):需要多大刺激才啟動反應

斜率(slope):反應強度隨輸入的增長速率

飽和點(saturation):反應上限與「爆炸點」

回饋增益(feedback gain):反應維持或衰減的速度


舉例而言:

若一人之杏仁核—海馬迴迴路的激活閾值極低且斜率極高,則可能表現為「情緒化」或「焦慮型人格」;

若中腦多巴胺獎勵路徑的誤差梯度平緩,則可能顯現為「低愉悅感」或「低外向性」。


因此,「性格特質」實為多種神經反應函數的壓縮語義表現。


四、人格作為向量空間的投影現象

當我們在語言中描述某人的「人品」或「個性」,其實是試圖在一個高維潛在空間中為其神經反應樣式指定座標。我們可將人格視為位於一個以以下維度所張成的向量空間中:

神經結構拓樸(硬體)

可塑性歷史(訓練資料)

神經調節設定(超參數)

環境與社會輸入(實時資料流)


換言之,個體的行為與反應,正是其大腦神經激活向量空間中的投影結果。


五、人格動態轉變與「可編程性」

將人格視為動態神經參數組合,開啟了如下潛在應用:

神經模型編程:對神經參數空間的再訓練、調整激活權重或梯度調整;

環境調節的即時作用:特定情境會激活或抑制某些線程,如社交支持可提升前額葉壓制杏仁核的能力


人品或人格,作為一種語義概念,在神經編程與計算模型的語境下,應被重新定義為一個向量空間中神經激活函數的動態組合。這不只是心理描述的語彙升級,更是將人格轉化為可建模、可重構、甚至可優化的演算法現象。當我們理解人格是一個在神經系統中不斷編碼與演化的動態函數,也就踏上了從被動理解人性走向主動介入與轉化的道路。
不一定欸 一堆紳士敗類
人品差但脾氣好超可怕
這應該很難去斷定的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