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傳統漢族直系血親以父子為主幹概念,母系社會主要是母傳女,故從母居、重視舅甥關係,由母親或舅舅主持重大事務上,都是顯著區別。
行贅婚制,男性嫁入女方宗系,並以妻居為住所,俗稱「倒插門」。
在母系社會中,女性地位不絕對高於男性,而是在事務處理分配上,女性主要處理家內事務,而男性多半掌理族中重要大事。故通常是由母系親屬中的男性負責族中要事。
一些母系社會中會發展出所謂的「會所制度」,因為孩童難於在固定的家庭中養成,故培養的工作便多半交由會所來負責。
代表族群有中國雲南摩梭人、臺灣阿美族。
*平埔族也是典型的母系社會,子女從母居,名字亦採行連母名制。 家中以女性長者為家長,家中重要家務皆由女性家長作主處理。 女性更是主要的財產繼承人。 平埔族以部落為單位,自立領袖,以年齡階層形成部落社會。
中國最後的母系社會(摩梭族),女人掌家不結婚,生下的孩子舅舅養
https://youtu.be/WcVPeDj2F_s?si=s17D_QPdPtqccCSy


1:30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是希望多結婚多生孩子的,因為這樣才能製造更多的韭菜來收割。
3:30 年輕人對於婚姻的信任感越來越低,表面上報怨結婚,抱怨結婚成本太多,其實是婚姻制度本身存在的固有問題。其實婚姻是一種財產分配的制度。
5:00 當代著名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在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這篇論文中,提到婚姻制度實際上是社會集團制度性的集體交換女人的活動,是一種政治活動,是為了兩個集團可以確認財產的分配和繼承方式。所以這個制度它本身是一個冰冷殘酷的行為。
6:00 婚姻必須製造出一個甜蜜的糖衣,用來包裝婚姻這個殘酷苦澀的本質。讓婚姻關係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這著事實並且主動維護,這個糖衣就是愛情的觀念。
6:30實際上愛情是一個人工的產物,被製造出來的時間也不長。愛情這個概念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歐洲普遍信奉基督教後,深入人心的人對上帝的愛,這是一種宗教性的愛,具體來說愛就是無私奉獻和服從,把自己獻祭給對方,就像信徒獻祭給上帝一樣。
愛情另外一個概念就是男歡女愛,這個組成部分來自於騎士小說,描寫那些騎士和貴婦之間的姦情,或者說是男歡女愛之情,這部分是直接借鑑於通俗文學愛情的概念。
離婚創新高!結婚創新低!中國人為何不再相信婚姻?背後的原因令人細思極恐|政經孫老師
https://youtu.be/2Cc3aqDVSPk?si=B1lcQKkUWdyLgj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