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的耳邊風

一個女人與丈夫吵架,大吼著說:「我受夠了你的兩性言論了,你總是說兩性相處應該怎樣怎樣,都是一堆狗屁!」拿出了報紙上的一篇專欄,「你看看這裡的文章,這才是真正的相處之道」。丈夫看了一眼那篇文章,嘆了一口氣:「這篇專欄正是我寫的。」

一個大學教授在教剛上國中的兒子數學,兒子學了半天,最後說:「算了!還是用我們學校老師的方法比較快。」大學教授說:「你的老師其實就是我的學生,他所有教學的方法都是我傳授的。」

一個男人因工作不順遂,心頭憂鬱,他的女友極盡辦法的想開導、鼓勵他,但男人依舊心情不能恢復。後來女友帶他拜訪一個有名氣的算命師,經過算命師的開導後,男人終於重新振作,男人說:「幸虧有那位算命師的開導,我才能重新找回自我。」女友對他說:「那位算命師是我的朋友,他對你開導說的話,全都是我教他說的。」

人的距離愈近,應該就擁有愈多的信任,但很多時候,我們卻發現距離愈近,反而愈不容易被信任。是太過習慣,以致於不被重視?還是因為習慣,所以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同樣的一句話,說在最親近的人口中,得不到效果,出現在他人的口中,則被視為金玉良言。再有名的作家,精闢的言論在子女眼中,也許還比不上國中同儕的意見。再怎麼優秀的男人,不斷告訴正在追求的女子自己條件有多麼好,也比不上算命師口中一句:「這個男人就是你的真命天子。」是距離造就了權威感?還是親近抹煞了信任?

話語本身的對錯不應該取決於出自何人口中,而應該以標準的天平衡量,公平的去判斷。是非不應依距離而有所不同,也不應依人而有差距。親近自己的人,也表示是獲得自己信任的人,反而更應該重視他的話語,仔細傾聽。

你有好好聽過身邊人的話嗎?去仔細思考話中的意義?還是習慣性的把它當作耳邊風?
2008-05-19 22: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耳邊風
這就是人的通病啊~~~~

應該是說人會有[選擇性的凝聽]~~~
就像版大所說:[是非不應依距離而有所不同,也不應依人而有差距] 很贊同~不過不容易做到

不過就因為對週邊身邊的人太親近.過於熟悉
自然也會選擇性的選擇他所講的意見
(例如:這位朋友語文程度對你來說不覺得他好....所以問他相關文學問題~就算他講對-你也要再問一下其他人)
(但是這位朋友再建議你事業方面的意見~對你來說說服力就很夠了也不一定)

不會說都不聽...但是會選擇性的去聽
所以有的講有效.有的講會沒效

這時給意見的人也別太介意了~在這場事件中....你不是他的貴人而已
所以為何我喜歡建議有問題多問問其他人意見

除每個人意見不盡相同外....只是在找你可以接受的[貴人]而已~~~~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