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朋友失戀一陣子了
可是每次和她見面
她還是很低潮
而且聊天聊到一半會突然默默的掉下眼淚
大家有勸她去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
除了吃藥接受治療
身為朋友的我們應該怎麼幫忙
才能讓她早日走出情傷呢?
kiki802 wrote:
如題朋友失戀一陣子了(恕刪)
佛陀的侍者阿難一日持缽行乞,看見一位女子在水邊取水,阿難慈悲為了讓這位女眾有種福田的因緣,因此走上前向其乞水。這位名叫摩登伽的女子一見阿難相好莊嚴,遂生愛慕之心,回家告訴母親:「剛才在水邊,遇見一位名叫阿難的修行人。母親,我見他長相極為莊嚴,決定今生非阿難不嫁,您一定要幫我。」於是母親將女兒的心意轉達給阿難,阿難聽了回答:「請告訴您的女兒,我是出家眾,出家的目的在了脫生死,出三界;而欲愛、色愛皆為流轉生死的根源。佛陀一再告誡弟子要遠離欲愛,修清淨梵行,所以我絕對不會娶妻的。」
摩登伽的母親返回家中,將阿難說過的話回覆給女兒,請女兒打消此念頭。然而摩登伽女並不死心,慫恿母親以咒術誘騙阿難。其母由於愛女心切,決定幫女兒達成心願。於是當阿難再次托缽化緣行經摩登伽女家門口時,以幻術迷惑阿難,使阿難不由自主地走進她們家,就在摩登伽的母親逼迫阿難娶摩登伽之際,幸逢世尊請文殊菩薩持楞嚴神咒護持,使阿難得以免難。
但摩登伽女還是不死心,每天跟著阿難,阿難走到那兒,就跟到那兒,阿難回精舍,摩登伽女就守在門口,阿難不堪其擾,於是向佛陀稟告。佛陀知道之後,就請摩登伽女來精舍,佛問:「妳為何每天跟著阿難?」摩登伽女回答:「佛陀,聽說阿難沒有娶妻,我亦未嫁,我想要嫁給阿難,作阿難的妻子。」佛說:「阿難沙門無髮,妳既要嫁給他,也要跟他一樣剃髮,如果妳剃髮來,我就請阿難當妳的丈夫。」摩登伽女回答:「好。」於是心滿意足的回家,將自己與佛陀的對話告訴母親,並請母親為自己剃髮,好作阿難的妻子。母親雖然心如刀割,但禁不住愛女的苦苦哀求,便含淚揮刀剃去愛女的頭髮。
摩登伽女回到精舍告訴佛陀:「我已剃髮,請世尊履行諾言。」佛問:「摩登伽,我問妳,妳愛阿難的什麼?」摩登伽女回答:「我愛阿難的眼,愛阿難的鼻,愛阿難的口,愛阿難的聲音,愛阿難行步的樣子……。佛陀,總之阿難的一切我都愛。」佛說:「人的眼中有淚,鼻中有涕,口中有唾,耳中有垢,身中有屎尿,這些都十分臭穢不堪。如果兩人成為夫妻後,便會有小孩出生,有生便有死亡,伴隨著親眷的生離死別,是無止盡的淚水,這些對自己又有什麼幫助呢?」摩登伽女思惟佛陀所開示的道理,深覺人身臭穢不淨,而自己所執著的愛欲,是無邊生死的根本,由於宿世善根、慧根成熟,豁然徹悟,當下證得阿羅漢道。
佛陀知道摩登伽女已證聖果,便告訴摩登伽女現在可以去找阿難,摩登伽女慚愧低頭,長跪於佛前說:「自己過去實在愚癡才會追逐阿難,今承蒙佛陀慈悲開示真實之道令得證聖果,現在我已心開意解,斷除種種煩惱,永出三界,不再受生死流轉之苦。」
典故摘自:《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省思
世人貪求種種情愛,眼前看起來是快樂的事,無常到時轉眼消失;所以沉迷其中,只是讓自己輪轉於痛苦中,無法自拔。若能捨下向外馳求的貪著,歇止狂心,安住正念,自性中自有無量法喜、禪悅,當下便是解脫、便是淨土!
kiki802 wrote:
好深奧啊....(恕刪)
佛曰:世間四事不能長久
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愛這個獨生女,甚於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憂愁,見到女兒,心中的憂愁苦惱當下就消散了。面對女兒突然死亡,父親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每天傷心啼哭,不覺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有天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當下神智清醒,並向佛陀頂禮。悲傷的父親說:“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愛惜她如手中珠玉,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捨我而亡,喚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閉,身體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憑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心中的郁悶痛苦無法形容,難以忍耐,唯願世尊解開我的憂愁。”他的聲音哽咽,淚流滿面,令旁邊聞者也不禁為之濕袖。
佛陀就跟他開示說,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無常”。
就是說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不變,繼續保持原貌,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本質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例如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經過生老病死,最後在這個世間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
第二,“富貴者必不久”。
就是說不管怎樣大富大貴的人,最後也會頹敗下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積德,才能保持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凡夫都有悭貪的心,有了還要更多,多還要永遠。所以,沒有布施,富貴就不長久。
第三,“會合者必別離”。
六親眷屬在一起,或是親戚朋友的往來,有一天都會離散,所謂“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尤其時代不同,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著故鄉田園,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後也會生離死別。
第四,“強健者必歸死”。
不管多麼年輕、強壯的身體,總有死亡的時候;即使再長壽,也終歸一死。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