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 總有一套標準在教育著我們
需要對人溫良恭儉讓 因此從家裡的人互動開始
形成一股渾然的氣息 進而演化出基本的雛形
隨著社會化的進步 開始有了學校這套範本
藉著既有的知識來圈束年齡相近的"同學"
彼此產生出個人與個人的相處過程
不過 在這套流程即將跑完的前夕
我卻發現一切不是我想的理想化
原來那只是藉由某種"框架"建構出的形式
富有很大並很嚴重的"缺失"
因此在之後的時空 所消耗的精力
遠大於之前的部分 而且還出現詫異的結果
導致運作上有顯著的機構效應
例如明明前一秒跟其他人有說有笑
後一秒卻走鐘 還以為發生了甚麼事一樣
esthetica wrote:
從小到大 總有一套...(恕刪)
原本經過十多年
就這樣自暴自棄 KUSO 生活 似乎也形成一股 就是過活的生活模式。
情緒大致上都好。(就 好像常會做正義哥事,好像也常幫到一些很慘的弱勢者。)
=
不過最近生活中 就是與十多年前 也是今生 惟一感受過 真心真愛的情感對象聯繫 (似聯又非聯。)
整個情緒就確實煩悶,混亂,偶有暴躁!
=
在想‧‧‧ 或許還是封印



繼續過這十幾年來的自暴自棄人生。(免得未來再有第五 第六道骨折!)
=
esthetica wrote:
例如明明前一秒跟其他人有說有笑
後一秒卻走鐘 還以為發生了甚麼事一樣
這應該就是俗稱聊不聊的來。 基礎模式。
聊的來 就當朋友 聊不來 就點點頭就好。
esthetica wrote:
從小到大 總有一套標準在教育著我們
需要對人溫良恭儉讓 因此從家裡的人互動開始
形成一股渾然的氣息 進而演化出基本的雛形
隨著社會化的進步 開始有了學校這套範本
藉著既有的知識來圈束年齡相近的"同學"
彼此產生出個人與個人的相處過程
不過 在這套流程即將跑完的前夕
我卻發現一切不是我想的理想化
原來那只是藉由某種"框架"建構出的形式
富有很大並很嚴重的"缺失"
因此在之後的時空 所消耗的精力
遠大於之前的部分 而且還出現詫異的結果
導致運作上有顯著的機構效應
例如明明前一秒跟其他人有說有笑
後一秒卻走鐘 還以為發生了甚麼事一樣(恕刪)
非常認同樓主舉的例子
這例子就常常出現在生活上
像床伴上一秒喊不要不要
下一秒卻又喊出再快一點再快一點
由此可證樓主的問題源自於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
「世界上有兩種無窮無盡: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類的愚蠢。......」/愛因斯坦
esthetica wrote:
從小到大 總有一套標準在教育著我們
需要對人溫良恭儉讓 因此從家裡的人互動開始
形成一股渾然的氣息 進而演化出基本的雛形
隨著社會化的進步 開始有了學校這套範本
藉著既有的知識來圈束年齡相近的"同學"
彼此產生出個人與個人的相處過程
不過 在這套流程即將跑完的前夕
我卻發現一切不是我想的理想化
原來那只是藉由某種"框架"建構出的形式
富有很大並很嚴重的"缺失"
因此在之後的時空 所消耗的精力
遠大於之前的部分 而且還出現詫異的結果
導致運作上有顯著的機構效應
例如明明前一秒跟其他人有說有笑
後一秒卻走鐘 還以為發生了甚麼事一樣(恕刪)
以我獲得火星文大師成就來看,
你快畢業了但是在聊天中不知道講了什麼讓同學不高興。
以這些內容無法判斷是人的EQ低還是你講話不得體讓人不高興,
等哪天我成為通靈王再試著回答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