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沒有帳戶的朋友貼
----我是分隔線----
小弟是社會上所謂的「外省第三代」,祖父母是榮民榮眷,母親的家裡是華僑。
因為父母工作關係,很早就搬出眷村,在外縣市的海線地區長大,
所以我很小就會聽說「台語」(閩南話、福佬話、「鶴佬話」,請自行選用),只是難免有口音。
小時候,因為我們是當地唯一的外省家庭,受過一些照顧,但難免也受到霸凌。
譬如:小學導師支持民進黨,告訴全班,我是「支持國民黨的外省人和X國人(因為搞不清楚華僑和當地國的差別)的混血」,
鼓動班上少數行為偏差的同學叫我「雜種」,辱罵毆打我。家長溝通,依然無效,當年又不流行告媒體或教育局。
又有音樂老師因為我「丟丟銅仔」唱得不標準,辱罵「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不會說台語」,用板子狂打我手心。
連公車司機都在我面前辱罵我步履蹣跚的祖父「老芋仔下車那麼慢,怎麼不去死」。
這些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我對族群歧視很敏感。
----時光快轉----
長大後,認識了我的太太,她的爸爸從南部上來台北,媽媽那邊則是平埔族。
我的岳父在得知我們交往時,第一個問題不是問我的工作、學歷或家庭,而是「他是『台灣人』嗎?」
得知我是外省人後,他沒說什麼,只是言談中偶爾會說「我們『台灣人』如何如何」,
這沒問題,我自小就知道,有很多福佬人,永遠不會認同我們也是「台灣人」的。
岳父的其他家族成員對我就沒這麼客氣了(都是深綠)。聚餐時,故意問我「聽不聽得懂『台灣話』」,
當我妻小的面,問我知不知道某道菜、某個餐具的台語怎麼說,然後看我不知道就拿來取樂的情形所在多有。
這些,我都忍了。我岳父和太太見狀也沒說什麼,頂多說「賣貢這」,因為「要維持家族和諧」。
近年來,在工作上,可能我運氣不好,進了現在的公司後,也常受到部分上司和同事的歧視。
譬如常在我面前用很不堪的話罵中國和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我就一定支持國民黨嗎?),
甚至有個同事,知道我祖父參加過對日抗戰後說「你知道『我們』當年是日本人嗎?」,
我說「彼此尊重啊,我太太的阿公也參加過日本軍隊去南洋...」,話還沒說完,
那個同事就突然飆罵「我抗你x的屁戰,xxx」,見我不回嘴,就走去跟其他「志同道合」的同事繼續罵。
連大家聚餐,經過「抗戰紀念碑」,他們也要邊走邊罵,我頭都不敢抬起來。
----以下是太太的態度----
近幾年,因為這些待遇,我有時回家會抱怨辦公室的上司和同事對我的欺侮,
(小弟在公司的表現算不錯,是被倚重的員工,所以應該和我的表現無關)
我太太聽了幾句,就會叫我不要再說了,因為小孩聽了會學。
甚至有時在外面,有年紀大的路人或店員問我小孩「你是啥米人?」(因為他們遺傳到我比較北方的臉孔),
她馬上會出來用台語說「咱係台灣人」,剩我一個尷尬地站在旁邊。
之前洪素珠事件,我早上獨自看到畫面,驚恐到掩面哭泣(各位版友,你們能體會這種恐懼和傷心嗎),
還有齊柏林導演墜機身故,有學者要他「靈魂反省」,我聽到也是哽咽,
但我太太聽了幾句,就叫我不要說了,「講這些沒意義」,「不要給小孩聽到」。
後來,凡是我談到這類的事情,甚至只是跟孩子講我的祖父早年的生活故事,
我太太都很不自在,甚至直接叫我「不要說了」,因為「這樣小孩會混亂」。
甚至說「你們外省人有些本來就很討厭很奇怪」。
什麼混亂?什麼奇怪?
我不解的是,這種原罪,我們要背負多久?連最親密的家人間,也藏著這樣的傷痕?
所以,我們要遺忘自己的過去、家庭的歷史,免得「有人不開心」?
我和太太,原本就有其他問題,也因為這件事,產生更多的裂痕。
我該怎麼做?該怎麼跟她和她的家人溝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