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弟(住桃園)我33歲,結婚,育有一女,租房,
最近從父(70歲)母(68歲)口中得知,大我八歲的兄長(住台中,已婚,育兩子),從去年才開始給我父母親孝親費(月/$3000),
我也是在去年父親開口後,開始給孝親費{(月/$6000,)在固定給孝親費前我三節都會塞錢給母親)},
重點是我父母有給我兄長150W買房子,父母親還跟我住,
有時候兄長透過父母,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台中過節或是去玩甚麼之類的,
老實說,我都很懶得下去,但是每次父母親好像很失望的樣子,所以通常都是父母下去而已,
每每想到兄長給的孝親費那麼少,內心就覺得很麥爽,從父母那邊得到那麼多錢,
卻只給少少的$3000元,這哪招阿?
每次想到就很不爽,根本就不會想要再多見面。
不曉得各位先進,會採取怎麼樣的做法?少見面,過年再見面即可?
第十代火影 wrote:
大家好,小弟(住桃...(恕刪)
坦白說,6000塊若不影響生活;給就給了,根本無須計較~~
自己的父母就別想這麼多了~~~
Vanity is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 ~~~ "The Devil's Advocate" ~ John Milton
第十代火影 wrote:
大家好,小弟(住桃...(恕刪)
樓主,你的文章來龍去脈沒交代清楚很容易讓人誤解~是非也很難評斷
二個問題
1、令兄給3000是你父母親要求還是他自己的意思?你給的6000是你父母親要求還是你自己願意拿的金額?
2、你父母親拿錢給你哥買房子,是你哥要求的還是你父母親自己願意掏腰包的?
單獨看上面二個問題,若答案都是你父母親自己的意思,我認為你就誤會你哥哥了~
但若是這是你哥哥的意思~也許你的抱怨還可以接受一下
但.....我有以下心得及看法
你會跟你哥哥計較~代表你們感情本來就應該不好
只是剛好有一個可以讓你借題發揮的事情讓你拿出來抱怨
基本上我們家五個兄弟姊妹,沒有一個人會計較誰拿錢多拿錢少給父母親的問題
也不會有兄弟姊妹計較爸媽拿錢給哪個姊妹或弟弟錢買房子買車子的問題
如果都是一家人~有甚麼好計較的?
每個小孩個性本來就不同,爸媽對小孩的愛都是一樣,但一樣也是會有偏頗之心
像我爸就很疼我小妹~我媽就特別疼我~但我其他姊姊也不會說什麼?
等到我結婚生子時,我自己有了二個兒子,老大老實,小的比較圓滑,對他們的愛我都一樣
可是會比較心疼老大,因為他凡事都是自己扛,所以我會花比較多資源在他身上
要怎麼公平?絕對不會有一定的公平,只能說做到盡量
你們家的故事細節我是不清楚,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一起在家庭成長的兄弟~要計較到這種程度,我還蠻傻眼的
拿錢就不要計較,要計較就不要拿錢~
既然有心孝順父母,哪來這麼多的抱怨?
不好意思~上面很多語氣不加之處尚請見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