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們如何降低驟失家人的傷痛

原本是其他網友私訊問的,寫了寫覺得...大概或許可能可以幫助多一點點人吧,就厚臉皮的分享一下了。

私訊的網友面臨家人在家中去世,且是很不好的最後一幕...問問我如何走出傷痛。
(是誰發問與發問內文就保密吧)

小弟也是今年8月6日才剛失去媽媽(到今天整個喪事流程連告別式都還沒走到),且也是因癌症治療多年無效,在黃疸病容狀態、口吐白沫、最後吐出三大口不明黑液後病逝了。
那曾經是自己摯愛的家人,最後卻留下這樣的印象後變成一具冰冷的遺體...這畫面衝擊性太大了,其實大概一輩子都不可能忘掉。



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來可能是禮儀公司請我們幫媽媽挑一張好看的照片當遺照,促使大家把過去好幾年的照片搬出來一張張看。
這讓我們心中慢慢地重新充滿媽媽過去健康的印象,相對的病逝的樣貌也慢慢沖淡了。
雖說是沖淡,其實幾乎細節都還記得。只是過去健康的印象,讓病逝的畫面變得較沒這麼衝擊性了。

如果有影片更好,拜過去數年數位相機、DV、手機發達之故,以前錄了不少媽媽還健康時在家以及出遊的畫面。
畫面中健康活生生會動會說話的樣子,更能重新喚起印象。


另一個原因就是長輩了,家父說畢竟自己曾經歷過3次生離死別(第4次是這次),比較能看得開。
大多時候其實都是家父在鼓勵我們~


第三就是計畫出遊,媽媽曾經很想去日本的青森旅遊(大概是因為青森蘋果很好吃的緣故...),我們現在雖然一邊辦喪事,
一邊也在收集旅遊資訊,預計十月份就會出遊。大家的想法是帶著一張媽媽的照片(普通生活照)或一個代表媽媽的信物一起去。幫媽媽完成遺願,也像是媽媽還陪著我們一起去玩......



雖然真正走出傷痛還是只能靠時間,但我是覺得這些方法至少幫我們讓傷痛變得比較不這麼痛。
2016-08-22 14: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家人 傷痛

RR wrote:
原本是其他網友私訊...(恕刪)


有些事痛是不會隨時間過去的
重點是自己要能過的好
讓關心的人能安心
不要讓痛成為自己放縱的藉口
這只會讓其他人痛心

把這個痛化成思念放在心裡
人生路還很漫長
你永遠不會知道有誰會先離開
所以只能繼續過下去
活的快樂有意義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我們人 隨著年紀.......慢慢的長大 當自己有小孩後~看著小孩一天一天的長大 回過頭看

會發現 親愛的家人們 卻不知不覺的變老好多...... 所以我好珍惜好珍惜每天的當下

我很重感情.......看著網友這樣的文字敘述 總是會難過的想哭.......因為人都要面對這樣的一天到來

但是我好怕自己承受不了 所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要珍惜......
我不建議這樣...


家父是在醫院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畫面沒有你朋友家人這麼震撼...
但我們追悼過程拉太長,我自己花了4年才走出來(每晚都會哭一小時以上)....


所以我建議,

1.葬禮時間不要太長,當初我們大約前後是49天再下葬,這段時間我們家都辭掉工作專心在亡者身上...(法會/摺蓮花....)

2.有能力就先搬離原地,過幾年再回來,以免觸景傷情

3.盡快回到工作或學業上.越快投入就會分心掉這些痛苦的事,這些事不是不存在,只是要轉移精力....這是有必要的...

4.亡者的衣物盡快處理,當初我們也是捨不得,很痛苦沒有處理掉,導致每次看到就痛苦一段時間....

不要一直看照片回憶,先讓傷口結痂,而不是一直讓他存在...
傷痛一定會有的,換個想法,與其看著家人承受病痛帶來的日漸消瘦,病痛,他能夠早日脫離痛苦,不好嗎?

贊同 Amanda的建議,喪事不要拖太久,過去就讓他過去,我們要為活著的人努力.

重要是家中另一位長輩還健在嗎?要特別注意還健在的長輩,
不要讓他待在老屋子裡,觸景傷情,
盯著要他吃飯,盡量讓他回復既有的生活規律,鼓勵他參加社交活動,
用正面的說法去解釋走掉的親人在天堂比在病床快樂,這是好事.
感謝大家的分享...


Mr ciprino wrote:
不要讓痛成為自己放縱的藉口

???
我應該沒有哪邊提到放縱的內容吧...


hjunhong wrote:
但是我好怕自己承受不了

我小時候很害怕死亡,等到年事漸長,終於面對摯愛的家人離去後才算有個體會:這是每個人必經的路。
所謂體會,是指真正能了解這句話的意義,而不只是單純說聽過這話。

說實在每個人狀況都不同,小弟也僅是分享個人經驗,只希望多少能讓有相同經歷的人參考參考。



Amanda2008 wrote:
家父是在醫院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畫面沒有你朋友家人這麼震撼...

不是我朋友家人,病逝的就是小弟家母,8/6才發生的事......
是某個不久前也有至親過世的網友私訊請教如何走出傷痛,小弟寫了寫覺得就給大家參考看看,那怕僅是一點點幫助都好。

說走出傷痛也沒這麼快,只是這些方法是讓我們家人比較沒這麼痛就是。


我們已經訂好8月底就會舉行家母的告別式,當天就會火葬,所以其實沒有拖很久。就用下班時間摺元寶、蓮花、以及一些動物之類的燒給媽媽,2000張已經全部摺完。
至於說搬離現址......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吧?
工作都沒中斷,只是做法事的日子會請喪假,絕大部分人也沒闊氣到能喪禮期間都不工作...
至於衣物因為喪禮會整理出要燒給媽媽的衣物,當然是有持續在整理。


對我們家來說,觀看過往的照片影片回憶,算是成功的沖淡媽媽最後謝幕的那衝擊性的影像。
那不是傷口,是最珍貴的回憶。當然我無法保證這招對大家都適用......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三~四年內走了三個至親 (父、母跟外婆)

每個人面對的狀況都不同

所以很難用一個標準來看待

走不走得出來,要多久時間都看個人

外人很難給建議

畢竟紓壓的方式都不一樣
輕鬆騎! 輕鬆騎? 輕鬆騎@@ 一點都不輕鬆啦QQ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