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遇到了令人苦惱的狀況

俗諺云:「養兒防老,積榖防饑」,可惜我們這一輩人,恐怕是沒有這個福氣了~

為了工作、為了種種因素,使我們無法與父母同住,無法每天陪伴、照顧與奉養年老的父母,
而讓年邁的雙親只能孤單的走過人生的最後段歲月;而這一切,我們的下一代也會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學在腦裡,等到我們也老了,子女也成家了,此時我們想要與子女同住,享受天倫
之樂,恐怕是難如登天了,孩子們肯定會說:「你們以前也沒跟爺爺奶奶同住,也沒照顧奉養
爺爺奶奶,憑什麼現在你們老了就要我們跟你們兩個老的同住,要我們照顧你們,增加我們的
負擔,害我們無法擁有小家庭的甜蜜生活呢?」

所以,現在我們這一輩人,要自覺,趁著年輕時多存點錢、多賺點錢,否則老年生活恐怕會很慘啊~
2014-11-12 10: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狀況
小孩都會看著父母親的作法做 所以才要以身作則 但我認為還是要教子女好好孝順才是~
在不同背景與家庭的教育下
男方喜歡熱鬧 大家庭的感覺.
女方卻喜歡孤獨 宅在房間 不受人干擾 與勸說..

你說要如何 讓女方接受??
光是給年邁雙親 一些生活費. 女方知道就 跳腳了..
在我看來 住在一起 最大阻礙不是錢 ....是人..

總不能說 女方不答應住一起 就把它離了..這樣也不對..

最後我會選..和雙親家人住....讓女的自己宅一間..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現在我們這一輩人,要自覺,趁著年輕時多存點錢、多賺點錢,否則老年生活恐怕會很慘啊~
...(恕刪)

年老後要過得好不好,取決於自己
從小就要培養獨立性格
子女大學畢業後出了社會,不讓他們成為啃老族
堅決不當子女的提款機,房子,婚事..等重大花費他們得自己想辦法

當初我老爸也是這麼和我說的
他說你有本事念到哪,我錢就花到哪
出了社會,家裡就不會支付我任何費用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俗諺云:「養兒防老,積榖防饑」,可惜我們這一輩人,恐怕是沒有這個福氣了~

為了工作、為了種種因素,使我們無法與父母同住,無法每天陪伴、照顧與奉養年老的父母,
而讓年邁的雙親只能孤單的走過人生的最後段歲月;而這一切,我們的下一代也會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學在腦裡,等到我們也老了,子女也成家了,此時我們想要與子女同住,享受天倫
之樂,恐怕是難如登天了,孩子們肯定會說:「你們以前也沒跟爺爺奶奶同住,也沒照顧奉養
爺爺奶奶,憑什麼現在你們老了就要我們跟你們兩個老的同住,要我們照顧你們,增加我們的
負擔,害我們無法擁有小家庭的甜蜜生活呢?」

所以,現在我們這一輩人,要自覺,趁著年輕時多存點錢、多賺點錢,否則老年生活恐怕會很慘啊~



1. 孝敬父母,出於內心對父母的敬愛,跟有沒有結婚成家無關。發乎情,止乎禮,不用特別做給子女看。

2. "為了工作、為了種種因素",說穿了,就是為了錢財。今天若有大筆錢才可領,誰不是乖乖滾回來。

3. 離家獨立生活,跟孝敬父母並不衝突。父母喜悅的,是出外打拼、光宗耀祖的子女,而不是待在身旁的啃老族。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你們以前也沒跟爺爺奶奶同住,也沒照顧奉養爺爺奶奶...(恕刪)


沒辦法啊,兒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過世了><

而我自己早就想好老了回找地方安養,根本就沒打算讓孩子操我的心。
拜託,自己的事情還要讓孩子操心?
我用600D寫日記
做自己該做的 然後對自己好一點
多留一點錢在自己身上 好好規劃自己將來的生活
其他的就交給老天爺了

不預先抱著養兒防老的心態
將來就算兒女自己獨立在外比較少回來..至少也不會太失落

但如果遇到貼心的小孩願意跟你住一起或是常回來陪伴你
那就算是你賺到了....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俗諺云:「養兒防老,...(恕刪)


剛跟我媽聊天
她說生養小孩是義務
不是為了將來奉養自己而生的
不過我以後有能力還是會奉養他們的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俗諺云:「養兒防老,積榖防饑」,可惜我們這一輩人,恐怕是沒有這個福氣了~
為了工作、為了種種因素,使我們無法與父母同住,無法每天陪伴、照顧與奉養年老的父母,
而讓年邁的雙親只能孤單的走過人生的最後段歲月;而這一切,我們的下一代也會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學在腦裡,等到我們也老了,子女也成家了,此時我們想要與子女同住,享受天倫
之樂,恐怕是難如登天了,孩子們肯定會說:「你們以前也沒跟爺爺奶奶同住,也沒照顧奉養
爺爺奶奶,憑什麼現在你們老了就要我們跟你們兩個老的同住,要我們照顧你們,增加我們的
負擔,害我們無法擁有小家庭的甜蜜生活呢?」
所以,現在我們這一輩人,要自覺,趁著年輕時多存點錢、多賺點錢,否則老年生活恐怕會很慘啊~

倒也不用那麼悲觀

你要闡述的,應該就是因果關係
本王覺得善惡果報的的關鍵在"心",而不是在"事"

人能用各種完美的理由來說服所有人,但卻騙不了自己的心
而心能創造實相,心散發出什麼磁場.能量出去,你最後就會得到什麼,這就是所謂的萬法唯心所現

你存的是什麼心?是迫不得已?還是出於自私.故意?自己最清楚
慈悲有慈悲的磁場,刻薄有刻薄的磁場,這都會慢慢感染周遭的人,最後具體化出現在你眼前,這是騙不了人的

以日兄慈悲為懷的心胸,本王認為不必過份悲觀...
多言無益多言無益多言無益多言無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