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的時候,都是表現出最完美的一面,當兩個人住在一起,一些生活上的習慣逐漸成為摩擦的源頭。當摩擦出現時,我傾向於面對面溝通,如果是我的問題,我會認錯並改進。她傾向於冷戰,也就是彼此不說話,一直到她覺得氣消了,才會選擇說與不說這次冷戰的原因是什麼,因此,幾天不說話似乎變成冷戰後的常態。
起初,我都會輕聲的問她為何不高興,她都會搖頭或是看著別的地方,搭捷運時低著頭玩Facebook,回到家也是一直玩手機,怎麼問她都不回答。等到恢復正常的溝通時她說,不希望在氣頭時說,以免吵架。如果是我不好,妳可以告訴我,我會道歉改善,相處的時間已經很少,我們不要讓時間蹉跎在冷戰上面,甚至到最後。還是不曉得原因是什麼。
例如說,有次我們去看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手牽手愉快的走著,看玩後她就突然不說話了,臉都是看遠方,後來她說,是想著明天要上班要處理的事情,從電影散場到隔天早上,就維持冰冷的關係。
參加我妹的婚禮時,氣氛很甜蜜,結束後又開始不說話,輕聲問也不回答,後來她說,因為姑姑提到打包多餘的菜,還有要求比較少的人併桌在一起,讓她覺得很丟臉,如果怕人家吃就不要邀請人家來。我解釋說,那麼好的菜,丟掉也可惜,其他桌也是一樣打包呀。一桌的價格就15000,4個人坐一桌有點浪費,其他桌有空位,請客人合併在一起很正常,況且我參加過其他的婚宴也是如此。最後她說,我坐在主桌卻很不會吵熱氣氛,讓她想重新思考要不要和我舉辦婚宴,還是乾脆登記結婚就好。我回答說,和每個長輩敬酒寒暄我都有,也會和隔壁的親屬和家人聊天,那天的主角不是我,婚禮的場合也不是在快炒店,我應該點到即可,不用太誇張。
現在,當冷戰發生時,我選擇尊重她的方式,不要問她,不要煩她,一直到她覺得想說話了。可是,還是常常沒有說明為何不高興的原因,這樣我如何去改進,如何去避免。因此,這個情況約1~2星期就會出現一次。我覺得好累,已經不曉得該如何做,去改善這個經常性冷戰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