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如何跟大病初癒的家母溝通?我想改變現狀!

各位大大好,小弟目前碰到的問題簡述如下:

家母三年前曾罹癌,至今已進入追蹤期,生活與常人無異。

當初治療期間就多次放棄治療,對醫生也毫無信任。

近年則是價值觀念改變,常會跟他人比較,樣樣都要用好。

最近則是小症狀就想送急診,如果不從就會整天呻吟。

---------------------

小弟不才,初入社會半年,微薄薪水需扛起家中房貸雜支。

在理性面我努力跟家母解釋現況,但軟硬都無效。

在感性面聽到家母痛苦的呻吟,做兒子於心不忍,還是無效。

懇請大大們賜教,不然就換小弟呻吟了。

2012-05-25 9:10 發佈

S.S.Jan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目前...(恕刪)


了解你的狀況,不了解你的問題?
我用600D寫日記
S.S.Jan wrote : 各位大大好,小弟目前碰到的問題簡述如下:

家母三年前曾罹癌,至今已進入追蹤期,生活與常人無異。

當初治療期間就多次放棄治療,對醫生也毫無信任。

近年則是價值觀念改變,常會跟他人比較,樣樣都要用好。

最近則是小症狀就想送急診,如果不從就會整天呻吟。

---------------------

小弟不才,初入社會半年,微薄薪水需扛起家中房貸雜支。

在理性面我努力跟家母解釋現況,但軟硬都無效。

在感性面聽到家母痛苦的呻吟,做兒子於心不忍,還是無效。

懇請大大們賜教,不然就換小弟呻吟了。

...(恕刪)


先喝杯紅茶吧ˊ_>ˋ

walakaho wrote:
了解你的狀況,不了解...(恕刪)


近年則是價值觀念改變,常會跟他人比較,樣樣都要用好。
最近則是小症狀就想送急診,如果不從就會整天呻吟。
小弟不才,初入社會半年,微薄薪水需扛起家中房貸雜支。

第一行是樓主沒辦法在物質上一直滿足他家人
第二行是樓主在精神上持續耗弱
小弟的問題明確點的說:

例如星期五晚上難得可以休息,可是家母會因為量體溫有38度

就要半夜讓我帶她去看急診。

但是之前發生過很多次,去醫院或到隔天早上又沒事,

或是醫生說沒問題,又要去別家看才安心。

開藥不吃也很多次了,總是說那個藥吃了沒用,但又要去看醫生...

我想當個淡定的孝子,該怎麼處理才不會精神過度耗弱ˊ_>ˋ


ILOVEU9527 wrote:
近年則是價值觀念改變...(恕刪)


謝謝!


因為:
家母三年前曾罹癌,至今已進入追蹤期,生活與常人無異。

當初治療期間就多次放棄治療,對醫生也毫無信任。

近年則是價值觀念改變,常會跟他人比較,樣樣都要用好。

最近則是小症狀就想送急診,如果不從就會整天呻吟


表示:三年前和近年的問題應該都已經獲得改善;只有最近會呻吟。


我只是想確定問題範圍。

再來:根據功能分析學派的理論,呻吟只是手段,其某項需求未被滿足才是主因。

譬如A想獲得B的注意,於是一直不斷發出噪音。

結果大家都一直在關心怎麼不讓A發出噪音,卻不去關心為什麼A要發出噪音。
有建議把A綁起來、有人建議做隔音室、有人建議只要A發出噪音就修理他。

當然,最簡單的方式是B常常去關心A,A自然就不會一直發出噪音。


我用600D寫日記
當然,最簡單的方式是B常常去關心A,A自然就不會一直發出噪音。

xxxxxxxxxxx

我不這麼認同 我覺得相反的 A會越來越誇張

有碰過都不溝通的病人嗎

不吃藥不吃東西不說話 就躺在床上 做無言的抗議

兒女不孝嗎

不 連醫生都勸病人 這些兒女很孝順

有委屈要說阿 都懷疑是否中邪了

照顧病人 有時身心都累阿
老人會越活越像小孩子個性~做子女的也只能多擔當了~
你的問題跟我老爸差不多~他也是三年多大腸癌,現在也是固定回院追蹤,他算幸運指數都很正常!

但去年開始發現自己無法順心游泳後心情也大變,也是常喊這痛那痛的~實際上也都沒事多~

但畢竟是自己的父母~我們只能持續的配合他多關心他~因為這些問題都得病人自己想通才能解決~

但他們這年紀了其實真的比較像小孩子個性,你講越多他狀況反而越多~還不如多配合他久了他自己也會
覺得不好意思,就會真的不舒服才會希望我們幫忙,但它們身體要恢復到病前幾乎不太可能了,所以就儘量讓老人家開心吧!!像我們去年給他多了個金孫~心情也就越來越好起來~會幫忙照顧小孫子,食慾跟病痛也漸漸的好轉喔!!

這段期間也看過心理醫生也吃過抗憂鬱的藥,但最後其實他根本沒事,自己也把藥停了,但要多注意他的睡眠品質,老人家睡不好心情也會跟著不好喔~所以偶而他還是會自己主動吃心理醫生給的安眠藥助眠,去年只想躺在床上,現在漸漸主動早起運動~傍晚跟著老媽去散步...或許現在的小孩跟父母親的互動不多,但記住持續的關心才是不藥而癒的最好方式~~加油!

100868 wrote:
當然,最簡單的方式是B常常去關心A,A自然就不會一直發出噪音。

xxxxxxxxxxx
我不這麼認同 我覺得相反的 A會越來越誇張
有碰過都不溝通的病人嗎
不吃藥不吃東西不說話 就躺在床上 做無言的抗議
兒女不孝嗎
不 連醫生都勸病人 這些兒女很孝順
有委屈要說阿 都懷疑是否中邪了
照顧病人 有時身心都累阿

這邊說的"B常常去關心A"指的是 "在A一直發出噪音之前"

在A表現良好(正常)時給予正增強的鼓勵, 多給予關心.
這樣A才無須藉由發出噪音去獲得增強.

當然, 若是等A發出噪音才給予增強, 那A確實會越來越誇張.

都不溝通的病人..., 對家屬而言確實是無奈的負擔, 這時只好拜託醫護人員當黑臉了...
帶母親接近宗教團體,讓母親多接近人群,有事情忙就會轉移目標,自然不會有太多的關注只在兒子的身上,試試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