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我是六年級前段班另類的"三高男".工作及個性關係,認識異性機會很少.今年來,應該有三個,都是輕熟女~熟女,但反映不約而同一致...約見面 聊天(面談) 然後沒了!連客套還是朋友都不用,簡訊不會回,電話說在忙或乾脆不接...
被打槍,我認了,本來就沒那麼簡單.只是很好奇,熟女怎麼會如此果決?或是說怪?和年輕時追的女生大不同,連客套的喔喔 嗯嗯 呵呵讓你吃軟釘子的方式都不用了.
想了解這現象,換個角色思考,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是說,女生如果要懷孕,33歲以前比較沒問題,年紀越大,越困難.到了一定年紀,科技再進步終有其限制.
大多數的女性一定有養兒育女以及美滿家庭的夢,外在內在因素推波助瀾之下,看著夢想漸行漸遠,內心壓力之大不難理解.
會成為熟女,不外眼光 際遇 家庭主客觀因素.且單身熟女大多獨立,(經濟)能力強,隱藏能力的背後,是某種程度的固執.但就現實分析,機會比年輕時少是一定的,而且理想或接近理想且單身的對象少很多.就像選秀節目的大合照,隨著時間經過,一個個消失.所以,焦慮成為必然.除非是篤定不婚或是不想養兒育女.
正因如此,一旦發現對象不適合,當朋友那套就免了,沒多少時間可浪費了.經驗值累積的直覺,讓她們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缺的不是朋友,於是有比較直接的反應也不足為奇.
寫到這裡,慶幸生為男人,即使男人有男人的苦.若以婚姻市場世俗的角度看,同樣以二十五歲出社會計,女性只有十年,男性至少有二十年.這裡說的,無關條件,僅就生育.
得強調一下,我的看法可能純屬個案或是偏見,不是要酸或是抱怨什麼,更不是想改變誰的想法,我沒那麼偉大.只是想聊一下這種現象.男性朋友哪天遇上類似情形,請別灰心,多點體諒.不見得你做錯什麼或是條件不好.或者試著回想,成為熟男的路上曾有多少人被你忽略漠視?一切都是緣分.
*******************************************
補充說明一下:
我的三高,兩好一壞,但這不是重點,不是徵友文.
很幸運的,我沒有非結婚不可的壓力,焦慮?不至於.想太多?有.大多時候我是自我感覺一個人也很好的,只是,有機會就試試,不會特別積極.
這文是想了解,不是取暖.
想了解,是不是當遇到的對象不是自己的菜,謝謝再連絡都不必了是常態?原因是焦慮嗎?還是純屬個案?
******************************************
再補充一下:
礙於辭不達意...
內文寫的被拒絕,是邀約被拒絕(不回應),離喜不喜歡甚至告白還差遠.
被拒絕=>發文酸人
被拒絕=>都是別人的錯
被拒絕=>是別人不懂
被拒絕=>...
以上皆非,也非我原意.就聊一下這種反應的成因而已.
如果客倌看起來比較像是:糟老頭因為一直被拒絕,而怨天尤人,發文抱怨酸人,您說了算.
該怎麼改進提升,或是擺濫自怨自艾都在自己,我明白.
ps.
1.bbs時代對網路討論就有的認知:將觀點加諸別人,說服別人,這是人的天性.往往不了了之,像政治人物一樣:選有利的相信,其他叫扣帽子.說說而已.
2.特別向回應指正的人致謝.
3.對我所寫的感到不舒服的人,請見諒,別介意.就當成糟老頭抱怨文.
**********************************************
10/26補充
發這文的意義在於聽聽別人觀點.
例如有人轉載回應:熟男同樣有生育的問題,這點以前從沒在意過,是很好的資訊.
是討砲?不止如此,有些想法現實生活的朋友不會說,自己沒足夠智慧看透,在這裡互不相識反而容易些.
發文被砲被酸不能改變:其實什麼都沒改變這事實!
不談性別,只要有人因為看了這文,當成負面案例也好,有所幫助也是好事一件.
**********************************************
10/27補充
恕不一一回覆
本篇有人會感到不舒服,在此致歉!
文字語言很奇妙,肯定句或疑問句所指的常常是同一件事.
例如:被稱讚你看起來很年輕喔!其實是提醒你不年輕了.
描述一件事:可能 或許 應該是,用機率看是0%~100%,說了等於沒說.
ex:老師:誰把***弄壞的?
學生A:可能是B
到底是誰弄壞的?A說了等於沒說,卻暗指B涉嫌.
也就是這樣,才有成語:言多必失.
回主題,發文,就是有疑問才發文.
很多回覆是說,就是我的問題.
也有回覆,就是會這樣,沒什麼好說的.
有的回覆,我應該...
甚至有針對個人的.
沒錯,我可以酸人,你也可以砲我,網路不就是這樣.損人放火容易滅火難.
你質疑我有問題,我質疑你有問題,每個人包括我,都想將自己想法觀念加諸別人,說服別人.
不能接受的是針對個人負面字眼.
開個玩笑,其實我是女生!
好笑吧!看出端倪嗎?
所以,在討論區針對人,是沒意義的,除非是認識的.討論區就是討論觀念溝通傳達資訊而已.
對本文感到不舒服的,請想一下,是:
1.我發文談這話題?
2.這話題本身?
是"1"的話,是我白目,像在婚禮場合說新郎不帥新娘不美.
是"2"的話,這話題這現象電視上可談,電影可演,新聞可報導,寫成文字或說出口就得被鞭?我...最多是推波助瀾.
即使是危言聳聽,恫嚇了某特定族群,對我並沒有實質幫助.不是捕魚,網子布設好,攪和一番,總有收獲.
同樣的,鞭我"導正"我的觀念,並不會改變既存現象.
流言偏見和現象是兩碼子事!
真要做結論的話,我會說:
我表達了我的觀點,說了我想說的話,也得到了回應.
論語:鄉人皆好之,何如?鄉人皆惡之,何如?
在網路及現實世界眾說紛紜中,找出有用資訊是智慧.
謝謝!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