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空找了一些同學 朋友聚會聊天
發現了一些不同於學生時代的想法
首先第一個是跟大學同學的小聚會(都是男生 72年次左右)
那天知道了與會之中有一位剛分手
就在七夕前 (比較糗的是花早已訂好 七夕還是送過去)
小聊了一下知道分手的原因可能是對於結婚時間的落差
男生覺得說大約明年存到100萬就差不多可以結婚了
他們也交往四年多 還算穩定吧
不過女生認為說為何一定要存到100萬
那是不是只要存到100萬 只要有對象都可以結婚
這方面雙方認知上的落差 可能是分手的主因
男生覺得說女生講不懂 腦筋比較直
(大家瞭解我說的意思吧)
第二個是在女朋友的同學聚會上(都是女生 74年次左右)
除了我女朋友還有五位女生 其中四位都沒男朋友
更有兩三位都沒交過
這邊女生當然有各自的擇友條件 這也無可厚非
當條件出來有符合我類似朋友的
都會找機會讓他們認識看看
不過到最後感覺女生也都沒有很積極的感覺
我是覺得我介紹的朋友條件都算不錯
工作都算穩定 人也都好相處
撇開外在是個人喜好影響下
似乎是要達到百分百的人選才算數
我也只能說 可遇不可求吧
該介紹認識的機會我會給 但後續發展看雙方緣份了
這兩次聚會的感想就滿簡單的
第一個就是交往久了
有打算跟另一半生活下去就別托
雖然結婚後有很多經濟 相處的細節待處理
男生女生都沒多少個四年可以運用
就這樣散也是滿可惜的
另一個就是大家都可以開條件
但是開出條件同時 也要看看自己的年紀
男生女生都一樣
要是到最後被時間逼急了
找了一個不是那麼適當的人選一起生活
應該也是會很痛苦
大學時候我還沒想那麼多
但是工作後自己給了一些責任的擔子
我還滿樂意去承受
當然我也希望可以影響到身旁的同學 朋友
有另一半的好好對待 沒有的好好把握機會
不要讓時間成為我們最大的羈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