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請問各位魔女們嫁到美國的可能性!? (已解決)

joshwang wrote:
不然生活壓力指數會遠遠超過在台灣生活的壓力...(恕刪)


就這麼說,前網友有提到房子的市,區,大小,貸款額決定了你的壓力,你在休士頓買一幢大50-100% (以加州來比, 3500/98坪 Sq ft VS. 2100/59坪 Sq Ft, $220k USD : $600k USD),每月所省下來的房貸約 $2500 USD.

誠心請教,在台灣/台北買一幢40坪 (1423平方呎)的總價,頭款,貸款的數字講解一下,猜是猜不出結果的。

若是付不起,為什麼要買那麼貴的?以經濟來算,存10%的薪水,30%的房子花費(租),30%的日常花費,30%的愉樂,自己要懂得理財,所有東西加一加,若是你薪水的120-150%,你就知道問題在那了,不會理財的人全世界都有,不用到美國或是台灣找。

有夢最美,當你在背薪水的70-80%的房貸,車貸時就知生活的壓力大,但是在台灣有多少上班族,一星期上70-80小時,想買房子還買不起的時候,你說他們沒有壓力嗎?

們心自問在美國的網友們,如果在美國賺8萬年薪,跟台灣8萬月薪相同的話; 為什麼不就搬回台灣呢?或許在那些地方比較容易圓夢吧
Windwaker wrote:
我自己一個月大概拿五千多美金
拿了三年多了...
每個月都可以存到兩千美金以上
你一定是被美國的房子炸到
才會有不夠用的感覺 ....

基本上我在台灣不論多努力都不可能過到我現在的生活
我每天在家上班,工時大概七小時
薪水是台灣的三倍以上
同樣等級房子車子便宜過台灣一倍
衣服電子產品也比較便宜
空氣環境也比較好
唯一的遺憾就是漂亮的妹妹沒有台灣多.....

...(恕刪)


我稅前的和你差不多,但稅後加上其它的扣款只剩下三千多,我領了快六年,但這一兩年挑戰真的越來越大。至於「每天在家上班,工時大概七小時」比我好太多了,我猜你大概是做軟體的 consultant 或是金融業的 Agent。

我不同意「同樣等級房子車子便宜過台灣一倍
衣服電子產品也比較便宜」的看法。

美國的房子大都是木頭建造,外牆大都是單磚而已,這種房子碰到一個五級地震大概會垮一半。我老媽看到這些房子直搖頭說「這種爛房子還要30幾萬美元,20萬賣我我都不要」。

如果你離開台北市到土城、三峽、鶯歌或桃園看看,600 萬可買到40坪左右的電梯大廈時,你就會發現美國的房子還是太貴了。當然你若和東區或信義區相比,那又是便宜許多。

至於衣服便宜?那只是名牌而已。整體說起來比愛買和大潤發都貴了許多。

電子產品要看哪些類型?Garmin GPS 比台灣貴,週邊商品如網路線等比台灣貴。筆電等卻又比台灣便宜。

空氣環境那不用比了,台灣真的糟透了,濕度又高,夏天真的很難受。

Hsin Huang wrote:
就這麼說,前網友有提到房子的市,區,大小,貸款額決定了你的壓力,你在休士頓買一幢大50-100% (以加州來比, 3500/98坪 Sq ft VS. 2100/59坪 Sq Ft, $220k USD : $600k USD),每月所省下來的房貸約 $2500 USD.

誠心請教,在台灣/台北買一幢40坪 (1423平方呎)的總價,頭款,貸款的數字講解一下,猜是猜不出結果的。

若是付不起,為什麼要買那麼貴的?以經濟來算,存10%的薪水,30%的房子花費(租),30%的日常花費,30%的愉樂,自己要懂得理財,所有東西加一加,若是你薪水的120-150%,你就知道問題在那了,不會理財的人全世界都有,不用到美國或是台灣找。

有夢最美,當你在背薪水的70-80%的房貸,車貸時就知生活的壓力大,但是在台灣有多少上班族,一星期上70-80小時,想買房子還買不起的時候,你說他們沒有壓力嗎?

們心自問在美國的網友們,如果在美國賺8萬年薪,跟台灣8萬月薪相同的話; 為什麼不就搬回台灣呢?或許在那些地方比較容易圓夢吧


拿台北和休士頓相比是不對的比法,如果真要比,應該用台北市和紐約市相比,休士頓和台中或台南比才對。

我以前在台灣時一個月六萬五。現在在美國年薪也是六萬五。如果現在台灣有人出月薪六萬五僱我,且工作保證穩定的話,我一定搬回來住。但大家可知道,台灣現在的工作都快搶破頭了嗎?例如一個教授起薪只有七、八萬,私校出一個教授缺,200人來搶,其中不乏在美國當過系主任或院長的博士級人物。
joshwang wrote:
我不同意「同樣等級房子車子便宜過台灣一倍
衣服電子產品也比較便宜」的看法。


你去看看同樣3000 Square Ft的房子
美國大城賣多少錢,台北賣多少錢
去看看BMW 328i和Benz C等級的車子
美國賣多少錢,台灣賣多少錢
也可以比較Olympus EP1或是Dell XPS
或是CK/Banana Republic/Tommy

簡單來說,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普遍是台灣人的三倍
但是物價和台灣差不多甚至更低
同樣是生活,同樣是中產階級
美國人的工時只有台灣人的一半
但是物質上的享受來的好的多了

列表比較一下最清楚
台灣 vs 美國
三十坪公寓 vs 七十坪的房子
Toyota Camry vs BMW 328
愛買貨 vs CK/Tommy
東南亞度假 vs 歐洲度假

當然你覺得BMW和Toyota都是車
去泰國和去法國是一樣的話
你可以說台灣月賺八萬和美國年賺八萬的生活水準一樣

六萬五在灣區養房子真的很辛苦
你的問題是你賺的不多但花的不是很有智慧
joshwang wrote:
但大家可知道,台灣現在的工作都快搶破頭了嗎?例如一個教授起薪只有七、八萬,私校出一個教授缺,200人來搶,其中不乏在美國當過系主任或院長的博士級人物


這個是不可能
當到系主任和院長等級的
幾乎都是教授,有終身俸的
幹嗎沒事情回來拿只有三分一的薪水
光是外面兼職當顧問就有台灣教授的薪水
幹嗎大老遠跑回來

反而是國外博士很多是找不到頭路回來才是真的
camilkuo wrote:
北加的天氣跟台灣很像...(恕刪)


北加哪裡跟台灣的天氣像了? 一年中,也只有年底年初會下雨,最多也是一個星期左右會每天有雨。 其他時間大部分都是晴朗的好天氣。 就算是在冬天最冷最濕的時候,濕度也很少超過60%...


joshwang wrote:
我現在的收入確實是以...(恕刪)


看住的地方、工作地點。 有錢有有錢的過法、沒錢有沒錢的過法。 年薪七八萬,足夠生活了。 不過如果有房貸,會真的比較辛苦。


joshwang wrote:
我說的 62 是市話...(恕刪)


$62左右是蠻正常的, 我是用AT&T DSL Pro (6M D/384K U),月費$35左右,基本的室內電話費,約$20,同一個區碼,位置稍微遠一點(約10英里遠吧),就可能要被收長途電話費

醫療保險,如果公司沒有補助的話,是非常貴的。 我每個月約$250,兩人,公司方面要出到$600左右。 每看一次醫生要給$15的自負負擔,每拿一種藥,要付到$20的自負負擔,如果一個處方簽內有五種不同的藥,就得付到$100

沒有保險,生個病、開個刀,可能會讓你破產...

舉例:

同事A,生產時出問題,臨時要開刀,自負負擔居然要付到$5000.....
同事B,政府的醫療保險,從第一次產檢到最後生產結束,只花$5 (醫生認識,所以免收部分負擔,無其他特殊手術)


Windwaker wrote:
工作不穩定在哪裡生活...(恕刪)


稅後有5000多,您的薪水應該蠻高喔~


Hsin Huang wrote:
如果在美國賺8萬年薪,跟台灣8萬月薪相同的話; 為什麼不就搬回台灣呢?


看你追求的是什麼,純粹的物質生活,當然在台灣會過的比較優渥。但是以我來說,還有其他考量,工作上,老闆、同事會比較能體諒家庭比較重要。有緊急事,跟老闆說一聲,大部分會同意你可以在家工作,或晚點進公司,或早點離開,只要你有把分內的工作做完。 在台灣,這點可能很難做到,既使是分內事做完,只不過是準時上下班,老闆就可能會威脅你,你的考績可能會不好等。

環境方面,在灣區,除了氣候比較乾燥以外,其他時間,整個氣候很宜人。 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 空氣又好。



不過,這也有缺點,除了醫療問題,人工超貴,沒啥夜生活(SF & SJ還是有一些),所以習慣夜生活熱鬧的人,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講到醫療費真的是聞之色變耶..
我姐五月開刀(拔除三顆骨刺)
光住院費(一天)收到的invoice是8萬3000塊.
不含開刀費用, 因為還沒收到

開刀之前他有打類固醇, 打個三針就破deductible了..
美國真的是醫療地獄...

我想大家都有過感冒牙痛不想去看醫生的那種經驗...

至於很多人說的車啦名牌啦..講真的是真的很便宜.
但是美國額外的費用加起來很多. 我想真的要住的很舒服一個家的年收入
至少要有10萬...


我跟我老婆一個月不吃不喝不加油不買東西的支出是2000-2300左右
1200房子(含保險)
500汽車
200汽車保險
200健康保險
200房稅(年稅/12)

我跟我老婆才剛離開學校, 薪水沒有很多,以後要加油啦







wang
就這麼說,前網友有提美國的房子大都是木頭建造,外牆大都是單磚而已,這種房子碰到一個五級地震大概會垮一半。我老媽看到這些房子直搖頭說「這種爛房子還要30幾萬美元,20萬賣我我都不要」。
...(恕刪)


這個部分算我多嘴
你搞錯了
木頭建造的房子需要保養維修
這也是有房子的一大開銷

可是耐震來說
木頭的房子比起台灣的房子耐震許多

只要稍微整修
花點心思
改頭換面一下
可以很漂亮很新
居住的品質很高

這點台灣除非運氣好都市更新
絕對是不可能了

至於房價的問題
同樣的價錢除了極少數的區域以外
台灣的房價幾乎是天價

可是另一些人說的也有些問題
美國只要動到人工的幾乎都是天價
很多人說可以存錢
那是年輕
身體好

只是要開好車,穿時尚的衣服,玩3c
美國是很不錯
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

可是這不能過一輩子

等到了中年
生活方式變了
一推額外的開銷才是貴
就會開始哀哀叫了
那時台灣就很有吸引力了
不過前提是房價不是永遠在高檔

真的不懂台灣的所得可以支撐那麼高的房價
iamblue3 wrote:
1200房子(含保險)
500汽車
200汽車保險
200健康保險
200房稅(年稅/12)
...(恕刪)


幫你補上

水 $50-100 (有草皮的更多上百)
電 $50-100 (夏天的話上百)
瓦斯 $30-100 (冬天的話上百)
電話費 $40
網路 $40
有線電視 $40
手機 $40X2
剪草 $50
垃圾費 $20

有些人還有管理費
$200-$300

才是不吃不喝不加油的基本開銷
可怕吧

那些說可以存錢的說一下如何辦到的吧
superscreen wrote:
只是要開好車,穿時尚的衣服,玩3c
美國是很不錯
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

可是這不能過一輩子

等到了中年
生活方式變了
一推額外的開銷才是貴
就會開始哀哀叫了
那時台灣就很有吸引力了
不過前提是房價不是永遠在高檔

真的不懂台灣的所得可以支撐那麼高的房價
...(恕刪)


每個人年紀不同,看法也不一樣。像我就是中年人了,對於開好車穿時尚的衣服,玩3c的需求不大(像我兩個月前才買google Nexus One,以前都是用2G的手機),每個月看看額外的開銷還真的很頭痛。

像我是公務人員,拿到是政府保險,我都存有危機感。想想哪天要是得了癌症,我還能留在美國等死嗎?

有些人很年輕,看法或許不同,認為在美國開好車,穿時尚的衣服,玩3c比台灣便宜許多,而以這種理由說服自己美國什麼都好,難道要等到哪一天失業了或是生一場大病才會醒悟嗎?

還有些人人云亦云,聽到某些人的吹牛而信以為真,以為美國賺錢真的很容易。我可以告訴大家,在美國要拿到年薪五、六萬或以上都很拼,沒那麼容易。更不用說能維持多久了。

像以我工作的政府部門比灣區的高科技要穩定許多,但這兩三年來也是不斷裁員。危機感還是揮之不去。

插個花,台灣的房價離譜了,這是政府在推波助瀾製造假象。等到有一天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房子很值錢而揮霍不盡的時候,也就離崩盤之日不遠的時候了。這情形也適用於大陸。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