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aRT wrote:
哎呀 ,在算下去,每個人都說甘願單身了。
其實這就是很現實的部分
日本也差不多,台灣也一樣
景氣不好收入有限大家擇偶對象都希望能找條件更好的
想比較多的人就寧可維持單身
lumaRT wrote:
市區的房子都是一千二百萬起跳(透天) ,有電梯公寓大概700萬上下。(價錢有可能不準)
這還沒算車子的錢。
車子算進去, 至少一個夫妻月薪平均要比單人多一萬五
四萬五起跳。 還要保障到 65歲不被資遣
這就是想得越多越不敢走下去的原因
不只女生希望有更多的保障,男生也一樣
以前男生寧可苦一點,不管去錢借還是貸款,希望給讓自己老婆小孩有更好的環境
現在時代不同了,苦一點省不了多少錢,辛苦一點賺的也是有限
想得越遠越多,變得容易計較,更是不敢談結婚
我身邊男生已婚比例遠少於未婚,女生也是
算房價的話你那邊還算便宜,我這邊根本不敢想買房
光想到繳完房貸半隻腳都快踏進棺材,更不用說還要養小孩老婆
想都不敢想


來說擇偶好了
收入是第一門檻,這麼說很現實,但事實就是這樣
網友提到相親聯誼,這種管道認識的一開始就是條件優先
就算不是相親聯誼,認識一位異性也脫離不了最基本的「經濟基礎」
以養家作為基本,月收六萬七萬算高嗎很難說? 但是月收六七萬就足以養家?
六七萬要扛一個家也是很辛苦,偏偏月收六七萬的男生也不多吧?
光擠進這個門檻就不容易了,更不用談男生要具備更多條件
幽默陽光、有肩膀、大方、人品好、會照顧人、貼心..... 點點點數不完
收入這點還只是基本中的基本
女生需求的不會只有單單收入這一項,還有更抽象的「感覺」
這也是男生消極跟悲觀的地方
太多關卡,光第一關就卡關的人就半數以上
這年代要進入婚姻更需要的是勇氣
lumaRT wrote:
現在我基本一個月的開銷是一萬二, 一個月看電影兩次。 很多時間都在買二手3C產品。
女生對3C有興趣比較少見
容我了解?

我對3C這方面占比較少,這個部分花費算省
運動產品跟汽車占我費用比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