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關於琴,請益


telecatw wrote:
古典音樂會有錄音....(恕刪)


主要的是因為專業的演奏廳,
有特別設計過舞台樂器聲音的反射,
無須任何的收音、擴音設備,
即可讓全廳的聽眾清楚聽見,
也因此,
座位席所發出的聲響,
一樣很容易的會讓全場聽見,
而音樂會的錄音工程,
已經不是單純收樂器聲響那麼簡單,
基本都一定是收空間聲響,
這也是為何很多錄音版本,
還會註記是哪個音樂廳所錄音,
建物本身對聲響的影響也是非常之鉅大。

童心未泯之可貴 wrote:
恭喜你,找到適合自...(恕刪)


哇30年不間斷. 真是愛樂之人

延伸, wrote:
當前哪裡有如大大所說超越電鋼琴境界?...(恕刪)


很抱歉,
恕我先質疑您的聽力是否聽得出差異、好壞,
這世界說得一口好聲音、好音響的滿街都是,
但是,
很不幸的,
耳朵的聽力養成,
是在非常年幼時,
錯過了那個黃金時期,
多數的一般人士恐怕根本聽不見某些頻率、聲響。

人耳可聽見的理論值是20hz~20khz,
這終究是理論!

玩個小遊戲:

聽聽看

這個遊戲,當然也與您的聆聽設備有關,
用手機喇叭聽的....就別鬧了吧!

--------------------
回覆您的問題,
任何一場在音樂廳正式的鋼琴獨奏會,
就輕易的超越了電鋼琴能達到的極限,
因為電鋼琴搬到同一場地,
就是0分!

Chad Yih wrote:
主要的是因為專業的...(恕刪)


這篇討論滿多著眼在音響學跟錄音工程

其實.學古典音樂的人並不了解音響學與錄音工程.那不算藝術領域.算是聲音工程領域的

簡單說就是金色大殿錄的音還是卡內基廳錄的音並不是古典音樂界關心的,是誰彈的.誰指揮的也許關心的人比較多

不過我認同閣下說的大部份家裡有gp的人也不會有好音場.也不會換琴弦, 原因是買gp的人也是拿來練習的.

就好像李斯特鐘也是練習曲. 只不過這練習曲難度不低.
Chad Yih wrote:
很抱歉,恕我先質疑...(恕刪)
既然一般人聽不出差異,那為什麼電鋼琴搬到同一場地會零分呢..總不能說分數是給聽差異的人打,若不說是電鋼琴說不定超過一百分也可能...再說既然人耳分辨不出的聲音,卻電腦可以極精細分辨出來,那既然電腦分辨出來,為何電腦發不出所分辨聲呢..所以超過一百分是因為智慧科技太完美..

或舉個例子,人唱歌聲音是單純原音清唱好聽呢,還是透過適當麥克風喇叭好聽呢...

我想有時候是某些人執著某些舊事物的特質,就像骨董有其更高價值,但不等於更高品質..
Chad Yih wrote:
主要的是因為專業的...(恕刪)


謝謝您這幾篇深入淺出的好文章,看得很過癮
延伸, wrote:既然一般人聽不出差異,那為什麼電鋼琴搬到同一場地會零分呢..總不能說分數是給聽差異的人打,若不說是電鋼琴說不定超過一百分也可能...再說既然人耳分辨不出的聲音,卻電腦可以極精細分辨出來,那既然電腦分辨出來,為何電腦發不出所分辨聲呢..所以超過一百分是因為智慧科技太完美..
或舉個例子,人唱歌聲音是單純原音清唱好聽呢,還是透過適當麥克風喇叭好聽呢...
我想有時候是某些人執著某些舊事物的特質,就像骨董有其更高價值,但不等於更高品質..既然一般人聽不出差異...(恕刪)


如果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古典音樂會的售票商業演出的話, 那電鋼琴大概就是零分, 因為打分數的是花錢買票的聽眾

以目前職業獨奏的古典音樂會來說, 並沒有電鋼琴獨奏家, 也許您認為, 小朋友將來也不是要走職業演奏家, 如果是那樣, 確實不需要在意那樣多, 走自己的路就即可, 因為職業選手要算的是將來的出路

但以台灣目前小朋友才藝的學習情況來說, 越富有的族群, 通常學的才藝越貴, 因為那個族群, 並不是真的在比較效果或是效率

例如 現在摩托車可以跑的比馬快, 但學習馬術在社會上, 被認為是生活品味, 如果要拿摩托車油耗跟速度去比較養一匹馬跟請教練學騎馬的CP值, 是完全沒意義的
這樓出現了一個專業的.這麼巧有沙發可以坐.太好了.個人就不客氣了.低音在沉一點.麻麻好!
--
Lookas - Can't Get Enough
--
Closer:世界在變,我隨之而變.我心則續於寧靜. :)物質無法取代的快樂之大小便是真理!\m/

延伸, wrote:
人唱歌聲音是單純原音清唱好聽呢,還是透過適當麥克風喇叭好聽呢......(恕刪)


這問題很好,
也是我常跟小朋友教育的一個觀念!

人唱歌聲音,
若是原始的音質、音色、音準、唱功都很優,
這時候,
什麼都不加,
原始嗓音加上好的空間天然殘響,
絕對是天籟!
因為每一次的 "加工"
(麥克風特性、傳輸線材、amp特性、喇叭個性.....)
都只會毀了他原有的好聲音。
(請相信我,要錄出這樣的原音重現,設備恐怕千萬起跳......)


反之,
一般的KTV、卡拉OK....
音響設備會用 "糊糊的麥克風" "強大的Echo" "爛爛的音響"....
Why?
因為使用者恐怕五音不全、聲音難聽要命,
只有糊成一團的聲音,
消費者才會 "爽"....自以為唱得不差......


另,您提過監聽喇叭,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監聽喇叭與一般Hi Fi喇叭的最大差異呢?
監聽設備是一個標準值,
我們希望他原音重現、不做任何渲染、加料,
也因此只要訊源不夠好,
那麼你就會聽到很 "慘" 的聲音!
監聽耳機亦同,
他不會有啥 "重低音" 強調,
就是希望完全不加料的讓聆聽者聽見,
所以,
千萬不要誤以為用了監聽設備,
您會聽見天籟......
多半時候都是聽見慘不忍睹的聲響!
---------------------
回到音樂會中的鋼琴獨奏,
為何電鋼琴是0分?
因為電鋼琴沒有自己的共鳴體,
唯一能讓音量增大的方式,
就是透過一層層的擴大器,
您要知道擴大器中走的是 "電流",
由電流趨動喇叭紙盆,
一再的增益下,
犧牲的就是小音量的細微演奏表情,
以及永遠得不到gp琴身巨大的共鳴箱體所呈現的音響特性。

當然,
也要說句實話,
音樂演奏會中,
真正聽得懂、聽的見 這些差異的聽眾,
絕非多數......
但是,
您知道的....買了票進場,
當然不懂也要裝懂一番!!

這就是現實世界!!

延伸, wrote:
既然人耳分辨不出的聲音,卻電腦可以極精細分辨出來,那既然電腦分辨出來,為何電腦發不出所分辨聲呢..所以超過一百分是因為智慧科技太完美.....(恕刪)


據我個人所學、所知,
人眼、人耳的精密、分辨能力,
目前數位科技,
恐怕還差的遠.....

舉例:

人眼的感光寬容度,
哪台數位相機可以PK?
數位相機不都還是要靠亮、暗部各拍幾張去合成,
才有機會達到我們現場肉眼所見的幾分之幾.....


人耳亦同,
好的人耳聽力....數位科技要能PK?
或許還有漫漫長路....


確實,
這些年數位音樂的進步飛快,
例如以前一間錄音室,
隨便都要數千萬,
現在一台電腦加上簡單的錄音軟體,
人人家中都是錄音室,
不過,
完成混音的成品,
二者可以相提並論嗎?
我只能哈哈大笑回應........

(當然,我相信有相當的族群是聽不出差異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