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為什麼很多人甘願給父母那麼多錢,這樣以後要怎麼照顧自己的小孩?


robinking wrote:
很多父母其實也是把錢幫小孩存下來
並不見得小孩拿錢給他就會用在自己的身上


看狀況喔~根本不在於有沒有花在自己身上
例如把B小孩的錢存下來,然後留給C小孩
確實也沒花在自己身上
但是對B小孩來說,就是很不被愛的感覺
莫零 wrote:
看狀況喔~根本不在於有沒有花在自己身上
例如把B小孩的錢存下來,然後留給C小孩
確實也沒花在自己身上
但是對B小孩來說,就是很不被愛的感覺

呵呵呵...
我們家就是這樣喔
給父親孝親費,他拿去支助我哥哥,說是幫忙養孫子
才給他錢沒多久,兩手又空空了,結果跑去跟鄰居說他快活不下去了
最近一期天下調查顯示,
近7成民眾有年滿65歲以上的家人,
僅有16.9%的民眾每月和這些長輩見一次面,
其中住在6都的民眾,
有82%表示無法和長輩見面是因為居住距離太遠。

即便見面了,
有86.7%認為長輩的生活沒有需要協助的地方,
超過五成和長輩互動方式,
只是吃飯及看電視。

阿公阿嬤都知道孫子喜歡吃什麼,
但如果問年輕人知道阿公阿嬤喜歡吃什麼?
很多人會說不知道。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我老爸老媽也從不跟我和我妹拿錢

很慶幸我爸媽不是那些養兒防老的父母

所以以後我有小孩,我也不會伸手跟他們拿半毛

因為我養兒的目的絕對不是拿來防老

vu84vu wrote:
呵呵呵...
我們家就是這樣喔
給父親孝親費,他拿去支助我哥哥,說是幫忙養孫子
才給他錢沒多久,兩手又空空了,結果跑去跟鄰居說他快活不下去了


像我哥就認為子女就是該奉養父母,而且每個人都得出錢
然後子女不能管父母怎麼用這些錢
因為他知道錢最後都是落入他的口袋
還跟我說:我是既得利益者,我不會同情你

之後我就覺得很多人嘴巴說的孝道,其實別有目的
孝親費這能給就給吧
說真的這部份還是要看子女的能力
有的人真的賺不多
光是養房子,小孩就把薪水清空了
想給也給不了...
1) 我即便婚後都持續給娘家母親孝親費; 從20以後, 不開口向她要過錢, 即便我待業期間沒收入, 一樣給.
2) 我結婚生子,娘家沒出一毛錢
3) 我看了樓主的看法, 只能想說, 我小孩以後也不用補什麼習, 培養什麼才能, 因為我要存退休金
4) 倒吸一口氣, 當父母有能力, 都不太會主動開口向兒女要錢, 萬一子女沒錢, 要再向你要錢, 那才頭痛; 這也是大部份為人父母的看法; 當然, 社會新聞中的那些吸血鬼父母, 虐待子女, 貪得無厭的父母也不少, 但起碼正常的較信多數吧.
5)錢多錢少沒個準, 心意,心意....
6)樓主真的很幸福,很令人羨慕. 有這種想法, 也正常, 沒有不對. 因為你的環境及氛圍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 恭禧你

sardine001 wrote:
最近一期天下調查顯示,
近7成民眾有年滿65歲以上的家人,
但僅有16.9%的民眾每月和這些長輩見一次面,
其中住在6都的民眾,
有82%表示無法和長輩見面是因為居住距離太遠。

即便見面了,
有86.7%認為長輩的生活沒有需要協助的地方,
超過五成和長輩互動方式,
只是吃飯及看電視。

阿公阿嬤都知道孫子喜歡吃什麼,
但如果問年輕人知道阿公阿嬤喜歡吃什麼?
很多人會說不知道。


灣東村老年人口占23%是「超高齡」地區;
這個小村落四周都是田,
沒有東西擋得住冷冽勁風,
行人的臉是深沉的滄桑,
對獨居老人來說更是如此。

「到我這歲數,啥時會死攏嘸知。」
今年87歲、獨居的蔡吳玉霜感慨地說。

長壽在這裡,
變成一種「詛咒」。

蔡吳玉霜有6個孩子,
但10幾年來沒見過幾次面。


平日走路得依靠行動輔具,
她說自己連到屋外上廁所,都常摔倒。

行動不便的她沒人照顧,
沒辦法下廚,
只能靠人送便當來,
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

村長蔡水柱幫她申請到中低收入戶,
每月7000多元補助,
還有一名照顧服務員,
每周一、三、五到家幫她洗澡、擦桌掃地。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對我來說 wrote:
我父親只希望我好好...(恕刪)


我爸媽也沒主動要求,

反而我自己要求剩下的房貸就讓我來繳.
ynaD wrote:生小孩又不是投資, ...(恕刪)

為什麼要生就非得要養得起?
養你長大餵你奶水幫你把屎把尿的爸媽都要自己負責自己的老年生活了?
什麼?因為小孩子不會自己賺錢
那你以為年長者是有多大的力氣?
爸媽在養育子女都不會想太多
奉養父母又何必斤斤計較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