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JC wrote:
謝謝大家的指教與批評...(恕刪)
樓主應該是抱怨老公住家裏,有依賴心了
也許老公平時對家庭心力付出較不痛不癢的
對其心生抱怨,看到都成年了還拿媽媽給的錢
因此拿來說事,其實這也都正常
很多老婆對另一半,總是也有說不完的小埋怨嘛!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連母子之間的相處也不盡相同
有些父母真的很有錢,給小孩錢只是一種關心之道
倒也不是說媽寶或啥的
就像我們成年人對小孩子的關愛呵護,
看到可愛的小孩子就想對他們好,想拿錢讓他們買零食點心一樣
就是那種憐愛心思而己,從不會考慮他們要或不要
錢總是不會咬人。
樓主夫妻可以不用逆著婆婆關心的角度
把這錢存起來或作回報,也是可以的。
我小時候到會看歷史書的年紀,讀到後宮干政的問題
就慢慢對母親保持個距離,不再有倚賴心了。
當然,這樣雖讓自己獲得獨立及自由,
但相對少了母親的資源挹注倚賴
很多費用就得自己想辦法,跟弟弟、妹妹比較之下就辛苦些。
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就像有些老公把薪水交老婆然後說苦命
或整日把老婆說成女王之類的的
我也知道這都是甜蜜負荷的說詞而己,
一旦心有別愛,狠起來倒不會和目前文字所表達的奴性一樣意思。
總之,永遠保持自己的些許獨立,
所有擔心不夠獨立的疑慮,就不會造成危害了。
有寶媽寵 太安逸想花家裡就有媽寶
媽寶如果家裡錢多到花不完 你這代倒是不用煩惱太多
可憐是你的小孩如果也學爸爸 變孫寶 當孫寶已經30歲還跟奶奶拿錢
孫寶不覺得奇怪 因為他小時候也是這樣拿 重點為啥30歲拿會被版主糾正
因為小時候是養你給你錢要感恩 長大了要靠自己努力學會承擔責任
長大卻沒有責任承擔 還想回到小時候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有事找媽媽 30歲還給媽媽養 拿媽媽錢 根本可憐當媽死的時候這種人爭遺產絕對搶第一
拿錢花習慣 當然生活可以很愜意 因為當你消費享受的瞬間 沒有金錢上的壓力
反正就這樣花 沒了在跟媽媽講 家裡水電費 三餐 孩子註冊費 出國旅遊費 奇怪開銷
都回去哀一下就有錢了
當有一天長輩離開了遺產很多搶第一 遺產很少就懷疑父母財產是不是給其他兄弟A走
媽寶在我眼裡 就是敗家子沒擔當
媽給錢心裡想:從小就照顧 習慣就是愛他 給他錢照顧他 (給得很自然)
兒子拿錢心裡想:從小就拿錢 長大父母給我錢 也習慣了 (拿得很自然)
老婆看到心裡想:媽寶拿得很自然 心裡覺得很氣憤 嫁了個男人卻是個長不大的男孩(敗家子)
媽寶可怕的是 當靠山離開人世金援斷糧 瞬間從天堂掉入地獄 就算沒入地獄也打入凡間
變賣祖產花用 被後代子孫辱罵不長進 了尾仔開祖產
其實媽寶本性不壞重點是發現自己無能的時候為時已晚
造成無能的他就是過度的溺愛 兩個都可憐 如果救不了妳老公
你還能救救你孩子 不要過度溺愛 痛苦在將來
古代就有媽寶所謂 富不過三代 即是警惕!
媽寶養成也跟中國陋習重男輕女影響很大
這就為啥現代女人比較獨立 男人都比較晚成 大家也都晚婚 成熟又有歷練有責任大概落於30Y上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