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爸爸 wrote:
唉...程度真的差別太大!你先想好「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如何解決,再來找我談吧。
我認同這句話耶..

其實答案就在我的回覆中,只可惜一目十行,一秒就忘

老有所養在婚姻中的意義就是養兒防老...
我都說了,我個人不指望(61F)
因為這樣的觀念並不是太好
父子天性這種說法是不能拿來當作撫養義務的藉口
人,能要求,能主張的就是自己而已
不要去要求親密關係的另一半去為你做甚麼
也不要去要求血緣關係的子女該做些甚麼
做好自己~就對了

幼有所教
先講7年制,能讓人學到
1.對感情的珍惜
2.對擁有的不執著
3.面對緣起緣滅的瀟灑豁達...
4.以後再補充

再說特休,能讓人學到
1.即使在最親密的兩人關係中,也還能彼此尊重各有私人領域
2.適當的休息,身心靈的解放
3.利用緩衝的空間時間沉澱,學習轉換..
4.有空再補充

學到得到的感情態度教學..價值何止千萬

因父母離異而造成可能的衝擊,
或許可能是負面題材的正面教學,不是嗎

這樣的回覆,滿足了您的鑽牛角尖了嗎